
| ||
| ||
|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李宇岳) 今年国庆假期,在南粤国门,许许多多的移民管理警察仍在岗位上坚守。其中,龙光新、何勇清和熊熙韬这三位移民管理警察的生日都在10月1日,他们与“国庆”缘分不浅。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他们在岗位上和祖国有着特别的生日约定。
龙光新:明年继续加油干
黄埔港是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既有老港的历史沉淀,又承担着“焕新”的使命。
“当时正好缺一线执勤警力,我第一个念头就是,组织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去,到哪都是为人民服务,就报了名。”2014年,黄埔边检站执勤三队民警龙光新,在“知天命”的年龄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选择——从白云边检站财务后勤岗位转岗,重当一名海港战线上的“新警”。
“我参加工作30多年,曾在司务长、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岗位待过,但是从来没有当过一线检查员。回归本源,我的职业生涯就有了圆满的闭环。”主动跳出“舒适圈”后,龙光新每天都能见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船舶从口岸进出,以前在纸面上看到的“联通世界”变得鲜活起来。如今,他对港区的4个船厂、多个码头泊位情况早已熟记于心,就连每一个视频监控镜头对应的位置都能脱口而出,时刻将国门安全放在心上。
10月1日上午,龙光新巡查经过文冲船厂一号泊位的新造船“长吉”轮。该轮已是今年他见证的第十条交付船了。“不知不觉来黄埔港已经十年了。”龙光新笑着说,“每过一次生日,就又能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不由得想跟祖国约定,明年继续加油干!”
何勇清:保障口岸安全顺畅
10月1日上午,在广东顺德港,满载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的“环宝89”号船正停靠在顺德新港5号泊位。从船舶预报受理、预检审核、手续办理,到人证对照、登船检查、口岸巡查,顺德边检站执勤一队民警何勇清高效保障船舶安全顺畅通关,服务一批批“顺德制造”在国庆期间运往全球市场。
2005年入警的何勇清,先后在执法办案、后勤保障、旅检和货检等岗位工作超过10年。今年国庆节是他的38岁生日,也是他在工作岗位连续度过的第5个生日。他感慨道,自己总在国庆假期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国门口岸安全顺畅,这也成了他生日的特殊约定。
何勇清工作所在的顺德新港于2019年对外开放,是珠江西岸地区最大的江海联运外贸支线港,也是“中国造”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在这里,每天都能看到印有各种知名民族品牌标识的货物整装待发,奔赴全球各地。
国庆期间,顺德新港码头将迎来首艘万吨级集装箱船。勤务间隙,作为执勤组长的何勇清和同事们站在港区沙盘模型前研究制定专项勤务方案。他们将全力落实“民警入企”“前移一公里”“赶潮优检”“雾散启航”等便民利企举措,为实现船舶靠港“零等待”、离港“零延时”做好充足准备。
熊熙韬:生日祝福是履约的动力
“24时在横沥办案中心集合。”这是南沙边检站执勤一队民警熊熙韬一周内接到的第三通深夜来电。国庆前夕,他作为广州边检总站“边检+”合成作战部署的派出民警,参与地方联合执法办案,已经和战友连续多日奋战在办案一线。
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次抓捕行动中,一名犯罪嫌疑人佯装配合却伺机逃跑。熊熙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看准时机冲上去用身体压制住嫌疑人,最终完成抓捕。为充分学习地方执法办案经验,熟悉办案流程,他积极参与分析案情、梳理线索、制定抓捕方案、提审送审等各环节。他曾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在2天之内辗转奔波3个城市1000多公里,往往是刚移交一宗案件,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任务目的地。
从船检岗位到执法办案,深耕南沙10年的熊熙韬多次联合站里战友对辖区周边酒店、水域、村落开展实地调研摸排,对这片水域早已了如指掌,为联合执法办案提供了不少助力。今年4月,熊熙韬因战功累累,荣获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成绩突出个人。
这个国庆节,熊熙韬依然争分夺秒地投入在专项行动中,“每年生日都能收到满满的祝福,这使我充满履行约定的不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