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龙) 聚银发之智,讲万千知识。11月15日,“银发说”科普课堂首次走进河南开启跨省联动。本次活动由广州市越为银发活力研究院(银发智库)、信息时报社、微社区e家通、河南省济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以“煤矿深境探秘”为主题。两地银发智库专家携手,不仅深入地下探秘现代“煤矿深境”,还为矿区员工送上职业健康风险防治的中医养生方。
深入矿井,揭秘煤矿开采秘密
此次活动特邀银发智库专家、河南省济煤能源集团董事长齐百红作为主讲嘉宾,和助播小齐一起深入煤矿。
“安全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必须穿戴好安全帽、防护服、安全鞋等防护装备。”下井前,齐百红为主持人和线上观众细致讲解了相关安全准备工作。
随后,齐百红和主持人一起乘坐特殊矿车,沿着井下轨道缓缓下降。下到矿井底部,走进采矿作业区域,密集的钢管支架和大型的综合采掘设备映入眼帘,由地面控制中心一键启动的地下煤矿采掘设备正在高效运转。
“这是我们济源集团第一个智能化工作面,这条长达150米的采煤通道,原先人工采煤最少需要80人,现在机械化后最多5个人即可完成开采。”齐百红介绍,采用综合采煤设备后,地下煤矿基本告别了人工挖掘。在矿井搭好采煤支架和钢板,采煤机接收指令后即可启动自动采煤,待完成初步萃取分离后,由皮带输送机将原煤输送到地面即可完成开采任务。
在离地面几百米的矿井底部,有一间远程操控室,只需一名程序员值守操作,即可实现压泵、乳化液泵、采煤机等智采设备运转参数的实时监控。综采设备上线后,一线采煤很少出现工伤,大幅度降低了工人作业的安全隐患。
68岁的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齐百红,是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人,17岁进入河北峰峰矿务局成为一名矿工。他在生产一线当了8年采煤工,凭实干、敢干、能干当上了矿井的班长、队长。随后他进修学习,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一步步成长为河南省克井镇副镇长、国有煤矿矿长和党委书记。他曾用3年时间将濒临破产的济源煤矿扭亏为盈,推动其成功改制,成为当地行业标杆。这些年,他获得的荣誉和奖章有数十项。
如何实现小煤矿的持续发展?齐百红早早意识到,煤矿的根本出路是机械化。2002年,他坚持在济源煤矿推行综合采煤机械化。他邀请全国各大矿务局技术人员前往济源煤矿论证指导,并选派数十名业务骨干外出学习进修。也是在那一年,济源煤矿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其主推的“轻型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松软煤层中的推广应用”获得煤炭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本人也获得煤炭科学进步技术贡献奖第一名。
跨省联动,“银发说”送课入企
当天,银发智库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原副院长王清海以线上互动的方式,为河南省济源集团员工开展主题为“守护职业健康,中医调养有‘方’”的科普活动。
“对中医养生来说,最重要的是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物候变化,达到保养精神和元气、避免病邪侵害、健康长寿的目的。”针对煤矿企业职工的特殊属性,王清海表示,常年在矿区工作的企业员工可以通过相关食疗法达到日常清肺的目的。王清海建议大家要养成饮食清淡、规律、不熬夜的习惯,保障日常睡眠质量的同时,一定要学会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王清海专业的解答获得在场职工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