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爱人间——万福缽公益陶瓷艺术展”开展
以艺术公益之光点亮先心病儿童希望

看到自己参与创作的缽,特殊艺术家启扬点赞。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少韩) 3月28日,一场满溢着爱与温暖的“缽爱人间——万福缽公益陶瓷艺术展”在JOYYE卓艺陶瓷艺术花园启幕。踏入活动现场的“万福长廊”,111个万福缽有序陈列其中,分别代表12个月的花语。尤为令人动容的是,这111个缽均出自JOYYE卓艺陶瓷艺术生活与燃亮计划的特殊艺术家之手。据悉,待这一批作品完成认捐后,所得善款都将捐献给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预计为300名先心病儿童照亮康复的前行之路,助力他们重新拥抱健康、灿烂的人生。

以陶瓷为媒介,开启“救心”行动

去年年底,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便着手筹备一场慈善拍卖会,计划于今年5月24日举办,旨在为先心病儿童筹集救命钱。自那时起,寻找合适拍卖品的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

在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队长谭冠恒与JOYYE卓艺陶瓷艺术生活品牌创始人郑苏华商讨此次爱心行动的载体时,郑苏华播放了2021年JOYYE卓艺陶瓷艺术生活与画家水禾田合作的《101只缽》纪录片。该系列陶瓷作品此前通过慈善拍卖和公益展览进行筹款,所筹善款为10家公益机构提供了支持。谭冠恒看完视频后,当即与郑苏华达成一致,决定选用“陶瓷缽”作为传递爱心的载体。郑苏华解释道:“‘缽’谐音‘博’,其中蕴含着博爱之意。”彼时,燃亮计划发起人、大湾区艺术家冯韶敏正致力于带领特殊艺术家开展各类尝试,期望挖掘他们的艺术天赋,将其艺术成果转化为实用物品,进而链接商业资源,为特殊艺术家开辟就业新路径。

就这样,三方携手,以陶瓷为媒介,共同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救心”行动。郑苏华及其女儿(第四代传承人)古睿桐带领团队从手工拉坯开始,完成缽子的素烧工序。燃亮计划的特殊艺术家则将陶瓷缽当作画布,描绘12个月的花卉。

特殊艺术家也能帮助人

在艺术展现场,记者见到了3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的特殊艺术家启扬和他的妈妈,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许多人的认知中,特殊青年往往是接受帮助的群体,而此次“艺术+公益”的跨界联动,却让这些特殊艺术家变成帮助他人的人,他们凭借才艺为先心病儿童贡献力量。郑苏华感慨道:“看到特殊艺术家及其家长在展览中的状态,我深受触动。我告诉他们,他们的付出正在拯救许多孩子的生命。接下来,我计划开设一个专场,邀请这些特殊艺术家和家人一同参展。”

在展览现场,每个缽都配有一个展示牌,上面标注着编号和名称,还预留了填写爱心收藏人信息的位置。记者留意到001号缽已被郑苏华收藏,同时郑苏华还以团队名义收藏了6个缽。郑苏华透露:“我妹妹9岁时因先天性心脏病离世,那时医疗水平有限。如今,医疗技术日益进步,希望通过这一次的公益行动,让家庭困难的先心病儿童不再因经济问题错失治疗机会。”谭冠恒表示:“救一个孩子,就能解救一个家庭,希望广大爱心人士多多关注困难先心病儿童,积极加入这场充满大爱的救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