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录”到“悦己” 小小手账成年轻人消费新宠
为了购买手账本、笔以及贴纸、胶带、印章等周边产品,有人花费上万元

a星手账作品

a星制作手账
用到的材料。

a星手账作品

旺旺雪饼手账作品

薯薯酱手账作品

薯薯酱
手账作品

“手账”一词源于日本,最初意为“用来记事的小本子”。后来,手账爱好者开始用拼贴、绘画等方式装点笔记本,使手账排版愈发美观,手账也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时尚。目前,手账被广泛应用于美食记录、读书笔记、日程规划、旅行日记等多种场景。

在业内人士看来,手账及其周边产品的流行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于个性化表达、自我管理和情感寄托的需求。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手账爱好者,看看她们眼中的手账是怎样的?手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随着年轻消费者的增多,小小手账本逐渐发展成为创意与个性表达的文化消费品类,带动文具行业创新发展。后续,手账及其周边产品有望持续挖掘情感价值、创新消费场景,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A08~A09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年轻人的新爱好:让生活变得“可视化”

“用时间轴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自己一天时间都做了什么。”旺旺雪饼从2019年开始接触手账,“当时特别流行打印和纸胶带,我自己也总在B站看一些UP主的手账视频。”在她看来,手账可以让生活变得可视化,就像照片视频一样,可以经常回看并回忆。

旺旺雪饼告诉记者,手账分为许多种类,包括纯拼贴、记录生活、生活管理等。“我主要是记录生活,记录一天中比较有趣、印象深刻的事情。”贴纸、便签、手写标题等都是她装扮手账的方式。“手账可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条理,同时它也是一个很好的回忆方式。制作手账,通过手作的方式能带来成就感。”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的人的手账主要用来追星。陈女士就是追星一族,她的手账内容都是追星,“我会买自己喜欢的明星小卡、贴纸等,再加上文字、图片等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形成一段独家记忆。”她表示,心情不好的时候翻一翻手账就能感受到偶像带来的精神动力。

为了制作精美的手账,有人花几千元购买胶带、贴纸,有人购入一本皮制手账本就要几百元。

虽然手账形式各异、内容不同,但都给“记录者”带来心灵治愈和放松。这些年轻人记录下美好瞬间、书写对生活的感悟,让幸福变得可以翻阅,有一种慢下来的仪式感。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向记者表示,手账及其周边产品在年轻人中流行反映了当代青年对于个性化表达、自我管理和情感寄托的需求。“手账不仅仅是记录日常生活的工具,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通过手工制作和创意装饰,年轻人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也表示,当下年轻人对精神文化方面有更多追求,包括社交属性、情绪价值、个性化表达等,手账显然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表达方式。部分消费者也会把它作为一种舒缓压力、放松疗愈的方式。

个案 1

人物:薯薯酱 心得:创作自己的“生活之书”

薯薯酱2016年读大学时开始接触手账。“我在微博看到其他人分享好看的本子,在上面写字、画画、贴可爱的贴纸,能用自己想呈现的形式去记录任何事情。”于是她也做起了手账,一直坚持到现在。

“手账是一种个人化的创作手段,呈现方式有很多类型,我的手账是文字+画画+小贴纸的形式,主要是记录生活。”薯薯酱说,手账对她而言就像是创作属于自己的“生活之书”。

她会用彩笔画出自己吃过的一顿美食,用文字记录和自家小猫的温馨瞬间,也会贴上打印的照片记录旅游时看到的美景。人物小贴纸、便签、消费小票也会放进本子里做装饰,成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一切手头可用的东西我都会尝试用起来,不停地尝试新的表现形式,这也是写手账的乐趣。”

据了解,一套“完整”的手账,除了手账本外,往往会配置书衣、钢笔、墨水、印章、印台、胶带、贴纸、手绘文字、垫板等多种产品。它们价格各异,从几元的国产手账本到几百元的进口品牌,再到数千元的联名款皆有。

“手账感觉就像化妆一样,本子是脸,其他的配件就是各种化妆工具,有时候总觉得怎么也买不完。”薯薯酱说,从入坑到现在,她在手账上的消费应该有大几万元。

“手账让我能用更细微的角度去观察、感受生活,记录生活。有时候把一件小事记录下来,比如某时某刻说过的某句话,某一天看到很好看的景色,某一天看的一本书、一部电影,过后再回看就会有新的感受。”薯薯酱表示,制作手账让她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停地收获小惊喜,也让她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锻炼了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且能提升审美。

个案 2

人物:a星 心得:“想把生活记录下来”

手账这件事,对a星来说有点“命中注定”。她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喜欢买文具、收集好看的包装纸,每次出去旅行的宣传册、票根都收集起来留作纪念。“小时候还没有手账这个概念,只是单纯地将收集到的好看的纸片贴在本子里,写上一些文字或者画画,做成自己的收藏册。”从高二开始,她真正有意识地做起了手账。

“当时记录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本是追星的内容,另一本记录了高三一年的心路历程。”现在,a星的手账主要记录每日待办事项、书单影音、旅行见闻、人生感悟……由打印的照片、手写的文字、简单的水彩绘画以及素材(包含素材纸、胶带、贴纸、印章等)等搭配组成。

关于手账消费方面,a星觉得大部分人手账支出的大头都在真皮手账本、钢笔、印章、墨水、颜料等方面。“我自己买的本子价格在30元~200元。其他配件,比如胶带5~50元不等、笔在20元以内、水彩颜料200~500元。”截至目前,她在手账方面花费了大概1.5万元。

“我会提前一周列出周计划,提前一天列第二天的待办事项,每天都会有打卡的动力。同时,我会更热爱生活,更能发现生活中的小幸福,不仅练就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也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水平。这种审美能力也从手账的排版配色逐步延伸到自身妆容、穿搭、家装等其他领域。”如今,她在读研之余还做起了手账博主,在社交平台上跟人一起分享做手账的心得和乐趣。

“我想把生活记录下来,通过图画和文字去弥补记忆可能会淡化甚至缺失的部分。”a星一直畅想着,等以后老了,走不动的那一天,她还能躺在摇椅上吹着夏日午后的微风,一本一本翻看自己的人生记录。“想一想就很美好。所以为了这一个时刻,我会一直坚持这个爱好。”

专家支招

持续挖掘情感价值,创新消费场景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

手账市场蕴含机遇的同时,也面临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对此,杨怀玉建议厂商和品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宽市场:一是推出独特设计风格的手账本和配件,吸引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二是注重产品质量,使用更高档的材料,打造高端品牌形象。三是提供不同主题和功能的手账模板,满足多样化需求。四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建立活跃的用户社区,促进交流与分享。五是开设手账制作课程或工作坊,培养潜在客户群体的兴趣和技能。

天使投资人郭涛、艾媒咨询CEO张毅

郭涛表示,手账行业的突破发展需要聚焦两大核心方向:技术创新与社群运营。在技术层面,开发智能手账本(如自动扫描归档功能)、光感变色贴纸等“黑科技”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社群建设方面,搭建UGC内容平台,鼓励用户共享手账模板与创作经验,将消费者转化为品牌共创者。

他进一步表示,市场拓展方面可采取“双向渗透+场景破圈”策略:向下推出9.9元入门套装,覆盖小学生群体与下沉市场;向上打造奢侈品级手账,以真皮封面、纯金笔具等高端配置定位“成年人的精致玩具”。同时,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为企业定制团队建设手账、与学校合作开发学习管理手账本,推动手账从兴趣消费品向实用工具转型。

在郭涛看来,唯有持续挖掘情感价值、创新消费场景,方能实现从流行现象到生活方式的跨越。

“想要破局,就要创新。”张毅提到,手账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材质等方面都有很多可创新的着力点,比如采用环保材质、融入非遗题材等。“手账产品想要走得远,必须融合更多的文化内涵。跟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进行紧密地贴合,从而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

经济学家余丰慧

经济学家余丰慧对记者表示,手账市场未来破局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竞争和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厂商或品牌可以通过加强创意设计,引入新材料、新技术来提升产品独特性;同时注重内容营销,讲述品牌故事,建立情感连接。

“拓宽消费市场和客群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跨界合作,比如与热门IP联名推出限量版产品,或是与其他生活方式品牌合作,共同打造系列主题活动,这样不仅能吸引现有用户群体,还能触及更多潜在消费者。”余丰慧说。

手账入圈建议:

先尝试写一周

不要因为不完美而却步

薯薯酱认为,手账是一项比较私人的事情,不用过于执着版面装饰,不管是写还是画,不管好不好看,能够记录下来就已经很好了。其次,东西可以不用多买。比如胶带、便签之类的可以买分装,想尝试画画的可以先从简笔画入手,想做照片手账的不用急于买打印机,可以去网店或者打印店打印,也可以尝试用简笔画去记录,手账本也可以从普通的本子入手,不用一开始就买很贵的品牌。

旺旺雪饼也认为,刚开始写手账,不要怕做得不好看、写错或浪费,甚至担心自己不能坚持。她表示,第一步可以先尝试写一周,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录形式,这样会更容易坚持下去。a星亦表示,不要因为害怕不完美而停下行动的步伐,其实记录本身就很有意义,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

行业观察

“小本子”蕴含“大生意”

手账带动文具等周边产业发展

近年来,手账逐渐发展成为创意与个性表达的文化消费品类,带动着文具行业创新发展。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消费者购买渠道以淘宝、线下的手账店还有手账集市为主。

a星告诉记者,今年初她参加线下组织的手账聚会,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线上也有手账交流群,大家会在群里分享自己的手账照片互相学习,交流生活。

薯薯酱也表示,手账本及相关用品她一般以网购为主,偶尔会参加线下的手账大集市,有上百个商家社团一起参展的那种,广州一年会有几次这样的集市,有时间就会去逛逛。

记者线下走访发现,目前广州的手账店有姥姥文房具、星计划手账文创生活馆、小森文房具、慢慢商店等。小小的手账,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还带动了贴纸、胶带、印章等周边商品销售。

“手账市场的产业链涵盖多个环节,从文具制造到电商销售再到线下活动,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向记者指出,随着手账文化的普及,手账及其周边产品的发展机遇可能包括:开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手账材料;结合科技元素,如AR(增强现实)技术,提升用户体验;举办更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活动,增强用户黏性等。

天使投资人郭涛也表示,在“悦己经济”主导的消费浪潮下,手账凭借“百元投入即可获得深度体验”的高性价比,以及承载个人记忆与情感的高附加值,有望成为年轻群体的常态化消费选择。

在他看来,这一市场的发展机遇体现在三个方面:上游可开发模块化配件,如磁吸贴纸、可替换内页等提升使用灵活性;下游可布局线下体验店、推出订阅制手账课程,构建完整消费生态。在跨界融合领域,与文旅产业合作推出旅行主题手账、与影视IP联名打造限定款、与心理机构共创冥想日记本,打破“文具”固有标签。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手账市场或在以下几方面迎来机遇:一是个性化定制,如封面、内页、配件等都有定制化需求。二是提供多样化体验,如举办展览、课程活动等,有助于提升消费者黏性。三是跨界融合,如跟影视、动漫、音乐等进行跨界联名。四是数字化融合,将传统手账本和数字化科技相融合,给用户带来一种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