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启动,将持续至8月底
逾千场特色活动等你参与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刘丽莹) 昨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下称“市科协”)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市科协联合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于7月5日至8月31日举办“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活动期间,超150家科普基地、科普资源单位将联合推出上千场涵盖科普展览、研学实践、互动体验等形式的特色活动,预计吸引超百万市民游客参与,让大家在游玩中学习科学知识,享受科普乐趣。

活动打造八大系列科普场景

据了解,活动精心打造八大系列科普场景,进一步丰富广州特色科普生态圈。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市科协建立“市科协牵头、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譬如协同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下称“市河长办”)推出“水文化+”科普研学路线,打造“珠江生态文化”展示窗口;联合团市委聚焦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组织“一起趣研学”等主题活动;开展“南山杯”呼创赛,凝聚全社会科普合力。

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综合组信息小组组长、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主任周新民表示,此次活动中,市河长办协同推出12条水科普精品研学路线,串联治水展示馆、黑臭水体整治示范点等节点,市民可实地了解先进治水技术、感受水环境改善成果。市河长办将以研学路线为纽带,通过丰富互动与科普内容让“游玩学习一体”,同时以全市每年600多场水科普活动和2000多场巡河护河志愿服务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共筑清水梦”品牌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治水护水工作。

向穗港澳三地青少年开放科普资源

共青团广州市委副书记杨翊翀表示,暑假期间,团市委将以“活力广州 精彩一夏”为主题,聚焦“科普”“非遗”“志愿”“运动”四大主线策划开展系列暑期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其中在“科普”系列活动中,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响应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红领巾爱科学”计划,以成立“广州湾区少年科学院”为契机,向穗港澳三地青少年开放科普资源,开展科普小课堂、“红领巾小讲解员”、科学小课题等活动,强化青少年科学精神培育;二是围绕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AI智能等“科普研学实践路线”,组织青少年开展“一起趣研学”主题活动;三是借助筹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契机,在南沙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少年交流周系列活动,集中展示暑期青少年科普活动成果,增进三地青少年相互了解与认同。

据了解,即日起,市科协将通过“科普广州”公众号分阶段发布各类科普活动信息,市民可通过“科普广州”公众号获取活动参与方式,第一期活动时间为7月5日至7月20日。

八大系列科普场景

●乐享研学之旅

整合优质资源开展主题研学,探索市场化推动高品质科普研学和文旅活动发展。

●走进重点实验室

联合开放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标本馆与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让市民游客零距离接触尖端科技。

●探秘高新技术企业

组织参观代表性企业,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知。

●寻访知名高校

带领中小学生感受顶尖学府科研与学术氛围。

●畅游科普场馆

联动特色场馆满足多元科普需求。

●玩转科学课堂

打造精品课程与实践活动。

●科普大篷车进基层

创新“移动科普”模式,将科学送到百姓家门口。

●云游科普嘉年华

实现云端科普全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