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政多举措护航困难群众度酷暑
织密“清凉网”,打造“清凉港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张萌) 连日来,广州市民政部门通过“精准关怀+网格巡访+机构纳凉”服务,为困难群众构筑立体化防暑屏障,打造炎炎夏日的“清凉港湾”。

最近,不少市民接到来自市民政局的暖心来电或温馨的短信提示。据悉,广州市民政局依托智能化手段,结合人工走访,通过智能电访外呼服务、平安通智能系统和短信通知发送平台等,向全市在册困难群众发起“清凉云慰问”,了解困难群众防暑降温条件和身体状况,协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对独居、空巢、留守、重残、失能等特殊困难家庭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在高温期间面临的具体需求。今年6月以来,已探访近3万人次,对已建档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

在街面,工作人员为流浪的“街友”构建了一张“清凉防护网”。由民政、公安、城管联合组成的12支救助管理小分队,与社工志愿者、相关单位和基层执勤人员共同构建全市域覆盖、全要素整合、全天候救助的街面巡查救助网络。

小分队将“夏季送清凉”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工作人员增加对桥底、废弃房屋、涵洞、低洼地带的巡查频次,尽力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进站受助,并派发救助卡片、清凉物品和个人防护物资。入夏以来,全市共出动救助车辆2397台次、工作人员13049人次,救助服务流浪乞讨人员1993人次,派发食品等生活物资1506件,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323件。

近日,家住越秀区大东街的独居老人杨姨收到志愿者送上门的祛暑汤水。这场名为“邻里有温度·爱心靓汤计划”的活动,是越秀区大东街“双百工程”社工站联动辖区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共同开展的公益行动,旨在为社区内的特殊困难长者送上养生关怀。目前活动还在持续进行中。解暑的关怀不仅来自爱心祛暑汤水,全市有条件的社工站(点)、“羊城暖湾”在镇(街)统筹安排下开放临时庇护场所,为遇困群众避暑纳凉提供方便。

全市民政服务机构也打出科学防暑与安全服务“组合拳”。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启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施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电器电路、配电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防范用电事故发生。对于高龄、体弱老人,养老机构落实落细每日健康监测,畅通紧急就医绿色通道,让老人清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