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广州老年大学瑜伽教室,一群年过半百甚至年过花甲的银发长者正在轻松地做“一字马”“大字功”这样的高难度动作,前俯、后仰、侧弯、拧转、折叠、开合……她们的动作优雅而自然。令人惊讶的是,她们多数都是“半路出家”,学习瑜伽只有数年。带领她们学习的,正是广州老年大学保健瑜伽课程创编人梁樱。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刘展萍
人物简介
梁樱,保健瑜伽课程创编人,曾任广州中老年文化艺术协会副理事长,2025年获邀加入广州市越为银发活力研究院(银发智库)。2005年起在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广州老年大学)任教,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23年,所授保健瑜伽课程获评精品课程。
融合传统养生方法创编保健瑜伽课程
梁樱出身于传统中医世家,叔公是原中山医学院保健及针灸专家梁震威。梁樱自小便跟随叔公学习中医理论、气功、针灸和推拿,“中医有数千年历史,它对人体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刻的。”梁樱说。20世纪80年代,瑜伽开始被引入中国。梁樱跟随著名瑜伽大师谭润华学习,还专门向来自印度的瑜伽师傅取经。
很快,有着深厚中医学知识和气功“功底”的梁樱意识到,瑜伽和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同源共气”。她发现,许多瑜伽体位和中医推拿的“拉伸牵引”手法极为相似,而瑜伽的冥想则和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她大胆地将中医气功和瑜伽体位融合,创编出一套切合老年人体质特点的“保健瑜伽”。随后,她将人体经络穴位疗法、气功、推拿、针灸、太极、武术等传统文化和理念结合瑜伽肢体动作,创立出一套运动强度不高却能有效增强气血循环的“保健瑜伽”体系。
最初的实验对象是梁樱本人。曾接受过多次手术的她在坚持练习保健瑜伽一段时间后,身体机能明显改善。2005年,她在一名前辈的引荐下,带着保健瑜伽课程走进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广州老年大学)。
没有现成教材从零开始慢慢摸索
保健瑜伽课程刚刚开课时,梁樱手上并没有现成的教材,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她慢慢摸索,从动作编排到呼吸配合,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目前,她创编的保健瑜伽涵盖基础课程、提高课程、应用课程以及综艺课程和研修课程。其中,综艺课程在基础练习之上融入东西方文化艺术特色,形成独特的韵律瑜伽艺术教学模式。此外,梁樱还将“瑜伽式剑”“瑜伽式扇”等传统文化元素编入套路,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与艺术感。
据介绍,保健瑜伽课程获得一众学员的追捧——81岁的退休教师何姨不仅自己坚持学习,还动员两个女儿一同加入;79岁的梁姨一学就是10个学期;66岁的退休教师韦姨,报名参加学习后积极参与舞台表演,“一字马”“大字功”等高难度动作信手拈来。目前,该课程已在市内多个老年大学分教点开办数千个班,报名盛况空前,班班爆满。
把保健瑜伽变成“艺术”走上舞台
在学校的支持下,梁樱还开创老年瑜伽舞台艺术表演先河,将保健瑜伽与舞蹈、戏剧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富有文化意蕴的舞台作品,包括《红色娘子军》《我的祖国》《绒花》《梁祝》《梨花颂》等。
据了解,该校瑜伽队成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队员活跃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以及海外老年艺术舞台,屡获大奖。10多年来,瑜伽队先后获得广州市“美在金秋”老年风采大赛金奖、广东省老年欢乐节文艺汇演金奖、香港国际才艺邀请赛金奖、上海“世博杯”国际才艺邀请赛金奖、北京国际文艺盛典金奖等,还在湘潭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老年大学文艺汇演上获最高荣誉牡丹金奖。
如今,梁樱依然每天奔波在教学一线,课上讲授、课后编排,忙碌而充实。她用20年的坚守,为中老年人打造了一条充满快乐自信的健康之路。在瑜伽的世界里,她用柔和却坚定的方式,书写了一位教师、一位中医传承者的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