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发展规模达到1500亿元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崔小远) 低空经济,未来已来。竞逐这条万亿级新赛道,广州再出招。昨日,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大会召开。

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热度持续攀升。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近年来,广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拥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300多家,其中核心企业69家,广州亿航智能和小鹏汇天2家上榜2023中国低空经济领军企业TOP20,极飞科技、华科尔、中海达卫星导航、中科云图、成至智能、山河智能等一批在行业内具备技术实力的优秀企业,在集成测试、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卫星导航通信、工业级应用等领域具有优势。今年5月印发的《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市低空经济整体发展规模达到1500亿元。

在自动驾驶产业方面,广州已初步形成日系品牌和中国品牌共同发展的汽车品牌格局,形成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元。目前,广州正加快“432”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分别为番禺、花都、黄埔、南沙等4个自主品牌创新基地,增城、白云、从化等3个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梅州、清远等2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2023年,全市整车产量317.92万辆,已连续五年居国内城市第一位。

无人船和水下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得益于全市齐全完备的产业基础和优良的发展环境,广州市无人船、水下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不断加速发展,已在南沙、番禺等地汇聚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南沙)、广州鼎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星航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力量,在无人船艇系统总体集成设计、智能自主控制、集群控制、控制硬件设计、通信增强、自主布放回收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无人船和水下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之一,2023年无人船领域营收约为2000万元。目前广州市船体制造、载荷和电控部件生产、平台调试总装、下游产业场景应用等无人船产业链基本形成。

各区积极探索发展低空经济产业

黄埔区:推出首批10条高效物流低空航线

作为广州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先行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积极抢滩低空经济产业风口,全力打造世界级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集群。

低空物流方面,依托黄埔综保区“前店后仓”优势,推出首批10条高效物流低空航线;开通首条城市医疗集团低空配送快线,高效送达血液标本。

观光旅游方面,完成环九龙湖广场、环迳下纳米小镇、何棠下起降点—九龙湖广场起降点、何棠下起降点—迳下纳米小镇起降点、环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等5条旅游观光测试航线,并在九龙湖广场开展常态化飞行体验,积极构建“知识城-生物岛”与“知识城-黄埔港”的“人”字形低空主航道。

番禺区:积极推广无人机农业植保

番禺区的低空领域应用场景相当广泛。积极推广农业植保等领域的低空经济产业,应用无人机植保作业服务,目前在番禺区备案的开展植保无人机作业服务的公司共2家,主要在水稻、果树、绿化苗木、鱼塘等生产作业。2021年~2023年,番禺区利用农用无人机作业播种面积2428亩、植保作业面积3410亩。小型无人机在扑救森林火灾中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快展开等优势,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可实现情况侦察、图像传输等功能。目前,该区已有2台小型无人机接入广州市森林消防无人机调度管理系统。

增城区:低空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增城区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积极对接引进相关产业项目。同时,在警用培训应急管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低空飞行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低空经济融合农业方面,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在观光旅游方面,增城派潭白水寨景区及三江飞行基地已初步形成涵盖飞行观光、飞行体验、飞行培训、青少年航空科普研学等低空旅游服务体系的格局。其中,锐格航空·三江飞行基地占地400亩,目前有一条800×30米的主跑道及滑行道和一个600平方米的机库,具有经审批的合法空域,是目前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飞行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