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奋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天空之城智驾之城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崔小远 通讯员 史伟宗 穗府信) 昨日,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大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市政协主席李贻伟出席。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致辞。 郭永航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莅临大会的嘉宾表示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和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明确提出要发展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召开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进行具体部署,支持广州全面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具备发展低空经济、建设全空间无人体系的良好条件。下一步,广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将发展低空经济、建设全空间无人体系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强化研发制造,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强化应用示范,加快低空空域开放、航线开通,在更多领域和区域实现无人体系全面覆盖;强化设施建设,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立体交通管理;强化开放协同,打造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区域的低空走廊;强化服务保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全力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成形起势、加速发展,奋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天空之城、智驾之城。诚挚希望各位院士专家积极建言献策,热忱欢迎广大企业把握机遇投资广州、深耕广州,在携手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中实现合作共赢。 孙志洋表示,广州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抢抓机遇,精准发力,在低空经济发展以及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中,实现从“造出来”“用起来”到“强起来”“活起来”的体系进化,在先进生产力的赛道上当好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资源要素保障,推动应用场景开发开放,充分发挥广州优势,引导国内外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成链,全力挺起产业发展新脊梁。落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完善全空间无人体系工作计划,用好风投、创投、产投等基金,打造“广州版”的输出模式和品牌,全力激发企业发展新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坚持政企双向奔赴、相互赋能,构建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让企业、企业家、科学家在广州更好发展、更快成功。 单志广表示,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赛道,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呈现出通信感知一体化、前沿技术融合化、应用场景多元化、行业应用经济化、产业链协同化等新趋势,发展势头迅猛、空间广阔。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发展低空经济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前瞻的空间布局、有力的政策支持等优势条件。希望广州牢牢把握低空经济发展风口,不断在产业链协同上实现更大突破、在应用场景拓展上取得更多成果,持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广州经验”“广州模式”。 左世全说,随着新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空技术加速融合,低空经济正在发生蜕变、形成全新的产业形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顶层谋划、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积极推动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广州市自动驾驶产业基础雄厚、龙头企业集聚、区位优势明显、应用场景丰富,一定能推动自动驾驶产业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实现新突破,助力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愿同广州市和业内一道,协同促进低空经济和自动驾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舒振杰,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空天遥感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晋年作主题报告;广州汽车集团、亿航智能、广东汇天航空航天、广州文远知行、广州小马智行、广州极飞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珠江实业集团、广州合利创兴智能科技等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发言。大会现场发布了广州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广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广州市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案、广州市低空经济及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场景、南沙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及低空经济行动计划和超级场景,举行了重点项目及金融支持低空经济“百亿授信”签约仪式。 会前,与会领导嘉宾参观了广州市低空经济及全空间无人体系科技成果和应用场景展示。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法院院长,省、市有关单位、各区及驻穗有关单位负责人,有关院士专家、企业、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代表参加。
-
力争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发展规模达到1500亿元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崔小远) 低空经济,未来已来。竞逐这条万亿级新赛道,广州再出招。昨日,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大会召开。 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热度持续攀升。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近年来,广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拥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300多家,其中核心企业69家,广州亿航智能和小鹏汇天2家上榜2023中国低空经济领军企业TOP20,极飞科技、华科尔、中海达卫星导航、中科云图、成至智能、山河智能等一批在行业内具备技术实力的优秀企业,在集成测试、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卫星导航通信、工业级应用等领域具有优势。今年5月印发的《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市低空经济整体发展规模达到1500亿元。 在自动驾驶产业方面,广州已初步形成日系品牌和中国品牌共同发展的汽车品牌格局,形成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元。目前,广州正加快“432”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分别为番禺、花都、黄埔、南沙等4个自主品牌创新基地,增城、白云、从化等3个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梅州、清远等2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2023年,全市整车产量317.92万辆,已连续五年居国内城市第一位。 无人船和水下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近年来得益于全市齐全完备的产业基础和优良的发展环境,广州市无人船、水下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不断加速发展,已在南沙、番禺等地汇聚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南沙)、广州鼎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星航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力量,在无人船艇系统总体集成设计、智能自主控制、集群控制、控制硬件设计、通信增强、自主布放回收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无人船和水下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之一,2023年无人船领域营收约为2000万元。目前广州市船体制造、载荷和电控部件生产、平台调试总装、下游产业场景应用等无人船产业链基本形成。 各区积极探索发展低空经济产业 黄埔区:推出首批10条高效物流低空航线 作为广州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先行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积极抢滩低空经济产业风口,全力打造世界级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集群。 低空物流方面,依托黄埔综保区“前店后仓”优势,推出首批10条高效物流低空航线;开通首条城市医疗集团低空配送快线,高效送达血液标本。 观光旅游方面,完成环九龙湖广场、环迳下纳米小镇、何棠下起降点—九龙湖广场起降点、何棠下起降点—迳下纳米小镇起降点、环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等5条旅游观光测试航线,并在九龙湖广场开展常态化飞行体验,积极构建“知识城-生物岛”与“知识城-黄埔港”的“人”字形低空主航道。 番禺区:积极推广无人机农业植保 番禺区的低空领域应用场景相当广泛。积极推广农业植保等领域的低空经济产业,应用无人机植保作业服务,目前在番禺区备案的开展植保无人机作业服务的公司共2家,主要在水稻、果树、绿化苗木、鱼塘等生产作业。2021年~2023年,番禺区利用农用无人机作业播种面积2428亩、植保作业面积3410亩。小型无人机在扑救森林火灾中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快展开等优势,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可实现情况侦察、图像传输等功能。目前,该区已有2台小型无人机接入广州市森林消防无人机调度管理系统。 增城区:低空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增城区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积极对接引进相关产业项目。同时,在警用培训应急管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低空飞行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低空经济融合农业方面,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在观光旅游方面,增城派潭白水寨景区及三江飞行基地已初步形成涵盖飞行观光、飞行体验、飞行培训、青少年航空科普研学等低空旅游服务体系的格局。其中,锐格航空·三江飞行基地占地400亩,目前有一条800×30米的主跑道及滑行道和一个600平方米的机库,具有经审批的合法空域,是目前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飞行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