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冰倩) 近日,记者留意到,甜味剂供应商新琪安试图冲刺港股上市,在转战港股之前,新琪安去年7月在A股辅导备案单最终不了了之。
从业绩方面来看,新琪安在报告期内表现波动较大。2021~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6.61亿元、7.61亿元和4.47亿元,其中2023年收入大幅下滑超40%。具体来看,该公司甘氨酸收入同比下滑43.70%;三氯蔗糖收入同比下滑39.51%。也就是说,主营业务的业绩都在大幅下滑。
从整个甜味剂行业来看,业绩也出现了明显下滑的情况。比如,赤藓糖醇生产商保龄球2023年糖醇产品共实现营收2.07亿元,同比下降41.79%,毛利率亦比上年同期减少24.55%;生产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的金禾实业净利润降幅也超过了50%;三元生物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00亿元,同比下降25.99%;归母净利润5887.44万元,同比下降64.03%。
那么,人工甜味剂这门生意还有前景吗?业内人士认为,人工甜味剂的市场正在经受挑战,一方面是来自消费端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来自供给端对手的增多。
近几年来,在健康饮食的大趋势下,天然甜味剂应运而生,其主要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如甜叶菊、罗汉果等,这类甜味剂因其天然、健康的特性,在市场中的占比逐渐提升。
需求端方面,目前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无糖茶产品中,就很少见到甜味剂的身影。例如,三得利和东方树叶的配料皆为水、茶叶、维生素C与碳酸氢钠,均不含甜味剂成分。
申港证券研报认为,人工合成类甜味剂的甜价比显著较高,因而更具经济性。但是随着消费升级,新一代饮品开始采用成本更高、口味更佳的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甜味剂。
未来,消费者或将更加偏好天然甜味剂。国信证券也有报告分析称,天然甜味剂中甜菊糖苷和赤藓糖醇需求高速增长,近10年中使用这两种甜味剂的新品数量增长4倍以上。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以人工甜味剂为主的新琪安还会被资本市场看好吗?从招股书来看,新琪安方面透露,“今年第一季度,三氯蔗糖及甘氨酸的市场价格呈持续下降趋势,我们的收益、毛利及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新琪安在招股书中也提到,要尽量减低主要产品的波动风险来维持财务表现,具体包括更加关注中国境外工厂的生产及海外销售,以及会扩充产品组合,其中就包括异麦芽酮糖醇这一糖醇类代糖。接下来,新琪安能否实现在港股上市,还充满较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