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专家看好中国低空经济发展:
“未来低空经济领域发展,要看中国的表现”

信息时报讯 (记者 何小敏) 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正在广州举行。12月2日举行“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专题会议。多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看好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未来这个领域的发展,还要看中国的表现”。

“要把低空经济真正当作经济来发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姜斌表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我国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这次我们举办‘低空经济’专题会议,就是为了向世界讲述中国的发展战略和道路选择,更好地展现中国在低空经济这个经济增长新引擎中的实践,彰显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信心与决心。”姜斌说。

在姜斌看来,低空经济的发展能够极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对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全产业链视角来看,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产业链涵盖从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到运营服务的多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上游产业包括研发系统、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中游产业包括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下游产业则是将中游生产的低空飞行器等产品及服务应用于各类低空场景。

当前,广州市正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近日表决通过了《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我觉得广州出台的相关规定非常好。”姜斌说,要把低空经济真正当作经济来发展,就要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地面规划、空中航线、技术应用等领域,才能真正把应用产品推向市场。

建好低空空管体系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

“我们要规划好空中之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教授、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明华认为,当前要解决极其有限的城市低空空域资源与巨量且爆炸式增长的低空飞行用空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

胡明华认为,为了实现安全、便捷和高效的低空飞行,必须打造一套低空空管体系,为各类低空有人机和无人机运行提供体系化的运行管理解决方案。这套体系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系统平台、法规标准等。

胡明华说,需要重点突破低空精细规划与协同管理、低空飞行自动协商与调配、低空风险感知与应急处置、低空有人无人混合运行管控等核心关键技术。“只有建设好低空空管体系,才能有效确保低空飞行活动安全和高效,才能真正做大做强低空保障产业。”胡明华说,低空保障产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带动低空飞行产业发展,而低空飞行量的剧增则会进一步刺激低空制造业以及综合服务业的发展,从而辐射带动整个低空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要飞得好,也要管得住。”姜斌说,“发展空中交通,遇地面拥堵则可以垂直起降。路面交通顺畅了,又可以下来。”他畅想建立陆空混合使用的交通体系,大大提高出行效率。

“中国在低空经济方面已经走在前沿,是全球的领导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空中交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东认为,中国高瞻远瞩地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未来这个领域的发展,还要看中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