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3日,“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上,中国电信AI产品发展瞩目,中国电信发布天翼AI手机,将星辰大模型植入终端。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发布视频生成大模型,能实现短视频制作大幅降本增效。
除了AI大模型备受关注,低空经济与卫星经济也成为焦点。大会期间,中国电信的“北斗短报文终端伙伴合作计划”正式启动。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中兴等手机厂商均将加入计划。这意味着北斗卫星通讯能力将在产业链推动下全面普及。
大模型植入天翼AI手机
据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介绍,在人工智能方向,中国电信自主研发覆盖语义、语音、视觉、多模态的“星辰”大模型能力体系,打造业界首个支持40种方言自由混说语音识别大模型。
本次大会上,中国电信发布天翼AI手机,将星辰大模型植入终端,让天翼AI手机可在通话过程中实现语音实时翻译,并可通过语音直接缴话费、订机票、订酒店等。此外,天翼AI手机将在业内第一个提供AI生成视频的鉴伪能力。
据介绍,中国电信目前打造的“AI+12345政务热线”,已经赋能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日均服务量达20万次,总体满意率达99.95%。
本次大会还对“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的最新成果进行商用发布。据介绍,“息壤”将为大模型厂商、行业客户等提供算力调度、计算加速、模型训推等服务。
电信全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发布
在“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期间,首届“TeleAI 开发者大会”在广州举办。会上,中国电信、中电信人工智能公司和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发布视频生成大模型。据介绍,这是首个央企全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发布。
本次发布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创新地打造了“VAST(Video As Storyboard from Text)二阶段视频生成技术”。
得益于“VAST”能力,视频生成大模型可以保证单个或多个主体人物在各视频片段中的外观一致性,实现对复杂动作和交互式动作的精确控制,并让角色和目标物体的运动符合物理规律。基于此,短剧及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被大模型打通,在视频创作中实现降本增效。
云计算创新联合体联合创新中心成立
当天下午,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举办。论坛上,“中国电信云计算创新联合体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依托云计算创新联合体,中国电信携手招商局、中国航信、中国物流、航天科工集团成立“信创云应用联合创新中心”“民航应用联合创新中心”“智算物流云联合创新中心”“集群数据库联合创新中心”。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论坛上,中国电信联合产业界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基于IPv6的新型网络架构、“天罡”多模态大模型评测系统、视联网数字视网膜系统、面向金融场景的低时延空芯光纤解决方案、QKD光传输一体终端、中国电信“5G NTN”产业创新应用、智慧物流云平台、民航垂域国产化训推大模型、异构信创云灾备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协同方面二十项合作创新成果。
低空经济与卫星经济成为焦点
除了AI大模型备受关注,低空经济与卫星经济成为“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关注的焦点。
在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低空经济生态合作论坛上,揭牌了“低空智能网联实验室”,推动低空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据介绍,中国电信牵头的“低空产业联盟”已成为汇聚产业生态力量的重要平台,落地超过300个项目。目前“低空产业联盟”汇聚82家低空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涵盖了行业内各类单位,旨在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繁荣发展。“低空产业联盟”自6月成立以来,已与3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携手打造了60多个低空场景,联盟内部签约额预计近百亿元。
除了低空经济,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经济成为另一个焦点。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在广州举行期间,中国电信与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中兴、海格通信、海聊卫通等终端及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共同见证和启动了“中国电信北斗短报文终端伙伴合作计划”仪式。
2025年,中国电信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文能力,开发建设新一代北斗短报文融合通信平台,推动中国电信终端全面支持卫星通信特色服务,实现无信号覆盖区域,地理坐标可知,短报文可发送。这意味着北斗卫星能力将成为普通手机的标配。
(专题|撰文 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