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吴美芬) 12月4日,2024“守正创新 传扬书香”书店主理人沙龙在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举行。本次活动以“多元融合与创新驱动”为主题,多地书业代表共同探讨大型书城、实体书店、新型阅读空间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文化价值、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并就书业文化场景打造、阅读空间社群运营、全民阅读推广实践、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为建设书香羊城、文化强国贡献出版力量。
大型书城是城市阅读客厅
大型书城作为城市文化、书业文化的地标,在推动全民阅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广州购书中心自1994年开业以来,不仅开创了中国大型购书中心建设与管理的全新模式,更在30年间不断拓展其影响力,辐射至广州多个行政区及天津、佛山等地,提供超过30万种图书、近2.5万种文创产品,并引进联营和商户品牌超过100个,每年举办文化活动超500场,日均接待读者上万人次。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李鹏表示:“实体书店在转型和升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其功能不再局限于图书零售,而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在文化供给内容的丰富度和方式的多样性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实体书店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广州市书报刊发行业协会会长陈永源表示,未来要实现多元融合、创新发展、重视人才。
实体书店是区域文化地标
近年来,广州积极践行新的文化使命,通过实体书店的创新升级,实现优质阅读资源直达基层,全面提升公共阅读服务水平。如北京路新华书店,历经改造升级后,成为具有广府新韵、岭南特色的复合型书店,与周边书店共同形成“书店群落”,推进实体书业与文旅融合发展。
实体书店在创新升级过程中,跳出卖书的半径,向文化服务商转型。扶光书店中环店以“家”为理念,打造多元文化空间;方所书店以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意义为切入点,打造创造性的阅读实验空间;钟书阁永庆坊店积极融入广州老城区的文化场景,传播岭南文化,成为滋养广州人文精神的阅读空间;学而优书店在30年的岁月里,巧妙地融合了中山大学的学术氛围和老广州的人文生活气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宁静风格。
广州实体书店创新经营的背后,离不开广州市新闻出版局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广州市新闻出版局持续开展实体书店扶持工作,共划拨扶持资金超过2500万元,扶持实体书店266家(次)。
分布在广州城市“毛细血管”中的社区书吧、公园书吧、特色书吧、城市书房、书院等新型阅读空间,如“花城书房”、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等,进一步平衡阅读资源的区域调配,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文化需求。唐宁书店创始人鲁宁馨表示,书店定位社区需求,充当了“社区文化内容运营”的角色,以在地文化为根、以社区生长为干,重视打造社区阅读场景。
无论是位于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的书店,还是位于社区的书店,打造深度的阅读场景是他们一致的选择。广州米谷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瑞立表示,米谷书店融入米谷商务、米谷生活、米谷文创等板块,将文化、商业与旅游融合,转型成为一个知识分享与艺术疗愈的生活方式提案第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