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启动北斗短报文终端伙伴合作计划
更多手机将支持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成大会焦点。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摄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在广袤的无人区,手机信号覆盖成为奢望,但通过卫星通信技术,我们仍能与外界保持联系——这一功能已成为国产旗舰手机的标配。记者获悉,北斗卫星通信功能将逐渐普及到更多智能手机。

近日,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期间,中国电信宣布启动“北斗短报文终端伙伴合作计划”。一众国内领先手机厂商纷纷响应,加入该计划。这标志着北斗卫星通信能力在产业链的推动下,从现在开始将实现全面普及,为更多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

电信与手机大厂合作推进北斗技术

会上,中国电信与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中兴、海格通信、海聊卫通等终端及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共同见证和启动了“中国电信北斗短报文终端伙伴合作计划”仪式。

中国电信表示,该公司秉持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念,积极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北斗短报文平台建设和产品商用进程。

据介绍,2025年中国电信将启动对北斗短报文业务支持,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文能力,开发建设新一代北斗短报文融合通信平台,推动中国电信终端全面支持卫星通信特色服务,实现无信号覆盖区域,地理坐标可知,短报文可发送。

明年中低端手机也将支持卫星技术

据了解,卫星通信功能已经成为当下旗舰手机新品的标配,尤其在高端市场,这一趋势愈发明显。在众多手机品牌中,华为、小米、OPPO、荣耀等都已在其旗舰产品中集成了卫星通信技术。

这些品牌的高端旗舰手机,如华为的Mate系列和P系列、小米的Ultra系列、OPPO的Find系列以及荣耀的Magic系列,都配备了卫星通信功能。用户现在可以通过这些手机,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发送文字信息,即使在偏远地区或地面网络信号不佳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与外界的联系。这种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通信体验,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卫星通信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运营商与产业链合作加深,配备卫星功能的高端手机不仅能够发送简短的文字信息,还可能支持更复杂的数据传输,如位置共享、紧急求救信号等。

随着产业链合作加深,加上成本的降低和卫星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业内预计,从明年开始,更多的中低端智能手机也将开始支持北斗卫星文字传输功能。这将使得卫星通信技术不再是高端手机的专属,而是普及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中,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这一技术带来的便利。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产品接入北斗卫星,市场对北斗卫星产品的需求将与日俱增。这将推动卫星制造、发射、运营以及地面接收设备等产业,形成一个全新的市场机遇。从长远而言,随着全球对卫星通信需求的增长,北斗卫星系统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北斗短报文技术

北斗短报文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特色功能,短报文通信是北斗系统区别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独有的特色服务之一。

什么是北斗短报文技术?简单来说,北斗短报文可以看作为平时用的“短信息”,单次通信最大长度达到1000汉字,能在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无法覆盖的地区以不换卡、不换号、不增加外设的方式,实现大众手机星地融合通信。

GPS是单向的,在海洋、沙漠等没有通信网络的地方,安装了北斗系统终端的用户,就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还能够向外界发布文字信息。

目前支持北斗短报文技术的手机越来越多。比如,华为手机Mate系列、X系列、P系列、Nova系列,OPPO Find X7 Ultra和荣耀X60 Pro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