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路低空”主题交流活动在深圳举行,专家表示——
物流与载人通勤有望产生巨大效益
信息时报讯(记者 潘敬文) 低空从自然资源变成经济资源,到2027年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但无人机到底有哪些带来高经济效益的应用?12月5日,“筑路低空”主题交流活动在深圳举行。中兴通讯无线未来实验室主任崔亦军,中兴通讯5G-A通感产品总监赵志勇对无人机有哪些高经济效益应用作出回答。
“从安检到农业放羊,从物流到外卖,只要放开低空空域,低空经济可能无处不在。”赵志勇表示,目前无人机的应用渗透入各行各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有两个领域:第一个是物流,第二个是载人通勤。赵志勇表示,我国物流量巨大,从外卖送餐到快递投放,无人机应用前景广泛。因为无人机载人无需特别建设停机坪,对通勤出行的帮助巨大,“将来上班都是直接走到楼顶,而不是下楼。”
在活动中,与会专家也回答了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效益不高等问题。赵志勇称其全程参与了泰山景区“无人机捡垃圾”的项目。根据精准计算后发现,使用无人机还是比传统的挑山工成本更低。而且这些基站设施也能辅助解决泰山景区的信号问题,属于一举两得。
对于无人机的安全性问题,赵志勇表示,目前无人机物流的安全性远远高于快递小哥送外卖,因为无人机是电脑操控,安全系数要远远高于人类。“而且大部分无人机都配置了降落伞。”
崔亦军则表示,低空经济在商业闭环上仍然有一定的困难。比如无人机外卖柜,虽然实现了商业闭环,但无人机成本比起人工外卖柜更高,短期内仍然需要补贴才能运作。此外他表示,目前大量传统网络基站主要功能仍然是服务地面人群,因此需要建立全新的通感一体技术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