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老年人的安全、娱乐与便利体验
家居行业科技助力智慧养老

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舒适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信息时报记者 王颖婷 摄

□信息时报记者 王颖婷

在日前举办的2024美好人居发展论坛上,全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秘书长张仁江表示,智慧人居将是未来家居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这一领域正逐步孕育出具备“自主大脑”的智能系统,它将以智能替代诸多传统功能,重塑人们的家庭生活场景,实现智能化交互与功能替代,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目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舒适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照料需求,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家居行业正利用智能家居技术,助力老年人群的居住空间适老化升级改造,着力为他们打造智慧人居空间体验。

智能设备可监测意外情况

“最担心住家老人发生跌倒等意外,我们无法第一时间知晓并处理。”准备给父母改造家居环境的罗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出现了看护机、智慧养老系统等设备,一旦监测到老年人在家发生跌倒等情况,能自动识别并紧急呼救,我们感到安心了许多。”

监测老人居家的健康、安全情况,是子女们的重要需求。记者了解到,针对老人居家意外监测,目前市面上家居产品普遍有以下功能:一是通过雷达或摄像头识别老人跌倒并发出预警;二是有感应器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呼吸等基本生理数据;三是快速拨打预留电话,既适用于日常沟通,也能在紧急情况下发挥求助功能。

除了安全监测,老年人的居家娱乐需求也不容忽视。在智能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同样希望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例如,一些智能中控屏产品去除了传统按键,采用镜面屏设计,触感细腻顺滑,轻触即可控制。这种设计考虑到老年人的操作习惯和身体条件,使他们能够轻松掌控家中的智能设备。同时,镜面屏的视觉效果增加了智能产品的美观性,使其成为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部分中控屏产品还内置了高能语音控制系统,老人只需一句话就能解决家中的各种事务。无论是调节灯光的柔和度、控制空调吹出适宜的风,还是播放音乐,都能通过语音实现。这种智能化的家居设计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让他们享受到科技的便利。

科技应用越来越广泛

适老化改造是居家养老的一个细分领域,科技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批科技感满满的智能设备已经在众多养老院“上岗”:电动移位机帮助老人安全转移、便携助浴机解决老人护理问题、康复机器人为老人制定针对性照护方案……

据了解,广州也曾举办多个相关活动,展示各项居家适老化改造设施,助力老年人在家中行动更加安全、便捷。今年广州市越秀区举办“越秀银龄乐活节”,现场展示了适老化生活场景,有防滑扶手、紧急呼叫系统等居家适老化改造设施;有互联网居家护理场景,可依托互联网通讯,通过智能化设备,提供居家照护、康复护理等针对性服务;有医养结合应用场景,展示通过开展专家巡诊、家庭病床进养老机构等,实现入住养老机构老人“小病不出院,大病直通车(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还有智能代步机器人、适老化数字电视、AI看中医、药食同源保健产品、智慧居家全场景解决方案、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等养老产品和服务。许多观展体验后的老年人表示,在此次展会上能够零距离接触到很多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看到现在的养老方式有更多新选择,自己对老年生活也更有信心。

智慧养老领域仍面临挑战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中,新消费模式正从传统需求的转型升级和新兴需求的强势拉动中孕育而生。这种转变不仅涵盖了从实物到服务的各个层面,而且为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和体验,进而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装协住宅产业分会秘书长胡亚南指出,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和一系列促消费措施有效激发了家装市场的消费活力。随着消费群体的变化,消费偏好也从盲目消费转向理性消费,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和产品所带来的情绪价值。

新消费模式的兴起,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深刻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新消费带来的不仅是消费方式的革新,更是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

对此,业内人士也指出,我国智慧养老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不足、产品智慧性不够、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智慧养老服务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实现有效协同,推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业内需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扶持智慧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

中国老龄协会近日发布的《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显示,我国老年人中选择在家里接受照料服务的占87.3%,选择白天在照料中心晚上回家的占4.9%,选择养老机构的占7.7%。

——据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