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叶佳茵) 12月14日~15日,大型民族舞剧《英歌》火热公演。该剧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排演出。
舞剧《英歌》“未演先火”“一票难求”,在社交平台掀起“英歌热潮”。除本地观众外,该剧还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城市,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观众。
潮汕观众点赞“带来惊喜”
舞剧《英歌》讲述当代潮汕青年陈心远的一场奇幻之旅。剧中他遇到素未谋面的父亲及先辈祖先,通过击打英歌槌穿越时空,帮助母亲了却心愿。该剧艺术总监史前进表示,舞剧《英歌》将现代和过去乃至未来打通,通过年轻人走进父辈的时光回望历史,展现了中华儿女“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民族气概。
演出现场吸引了不少来自潮汕的观众观演。“舞剧《英歌》除了讲述英歌这种非遗艺术,还有诸如金漆木雕、铁线木偶等潮汕元素。开头篇章潮语说唱十分有创意,给潮汕观众带来惊喜。”来自潮州的陈女士说。广州市民黄小姐表示,剧中出现的红头船,承载着满满思乡情,是华侨同祖国联系的亲情纽带,对潮汕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剧中主角与父亲聚散离合的情感,也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据介绍,舞剧《英歌》以非线性叙事结构、多维度空间叙事构成,通过正向、反向叙事,带给观众“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通过演员肢体构成多维度叙事、多场景叙事、记忆碎片、时空裂隙等艺术构成方式,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将这些记忆、情感、叙事的碎片,一片一片拼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藻井作为中式建筑的重要元素,舞剧《英歌》取其形制来构建空间,如同建立一扇天地之门、时空之门,沟通现实时空和奇幻世界。另外,舞剧《英歌》通过传统元素意象化、风格化处理,结合现代设计语汇,以特殊的装饰线条、均衡布局的色块、变异概括的图案重新构建一套属于该剧独有的中式美学,描绘一幅循古而不泥古,古朴而不古板的热血英雄群像。
明年全国巡演60余场
舞剧《英歌》由吴淼、董文杰担任执行编导,依力凡、庞冠宇、李奥、梁绮琦、彭晶晶、李宇志、卢靖匀担任主演。从2018年至今,广州歌舞剧院先后创作舞剧《醒·狮》《龙·舟》《英歌》,深入挖掘岭南文化、湾区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不断创新。演出现场,年轻观众占80%。
舞剧《英歌》官宣以来,在小红书、视频号热度持续不减。2025年,舞剧《英歌》将开启全国巡演,在东莞、佛山、深圳、珠海、北京、上海等城市上演6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