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旅客寻回丢失的证件包、协助旅客快速通关……
边检民警在南粤空港国门“守岁”

移民管理警察热情高效为广大旅客办理出入境通关手续。
通讯员供图

移民管理警察在白云机场口岸开展巡逻勤务。通讯员供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林圣敏)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叠加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影响,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客流“热”度攀升。据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春运开启以来,截至1月27日24时,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65万人次、航班超4400架次。

旅客丢失证件民警7分钟寻回

1月28日除夕,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客流如织,繁忙的入境大厅,游子归心似箭,旅客脚步匆匆。验证台后,张女士紧紧握着白云边检站民警邹俊文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真的很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帮忙,我估计赶不上飞机回不了家过年了。”

原来,国际入境在广州中转前往武汉的张女士不慎遗失随身携带的证件包。多番寻找未果后,焦急的她来到正在入境边检大厅执勤的邹俊文面前。

“旅客下一趟飞机去往武汉,还有半个多小时,一定要抓紧时间,加快处理!”了解清楚情况后,邹俊文当机立断,与同事分头行动,一方面派人联系航空公司说明情况、协调时间,一方面快速核对旅客身份信息、调取现场监控进行排查,同时迅速和同事沿通道区域仔细寻找。

经近7分钟的摸排寻找,邹俊文在大厅入口隔离带一侧发现证件包。经询问确认,张女士的证件包失而复得,里面的护照、手机、现金无一缺失。随后,邹俊文将张女士引导至“绿色通道”,迅速办好边检手续。看着验讫章落下,邹俊文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民警与家人“线上团圆”

春节,一向是口岸客流高企的重要节点,越在此时,越考验民警的执法水平和能力。“寻包”小事是除夕喧闹口岸的一个小插曲。很快,更多入境航班抵达,白云边检站的执勤民警越发忙碌。

“B组,换台!”对讲机里,传来执勤十五队教导员林汉斌的吆喝声,新警苏盈莹顺利交接休息。走下验证台,她活动了下肩膀,快步走向备勤室,隐隐听见里面传来欢声笑语。

推门进去,笑意遍布室内民警的眼角眉梢。

新警苏盈莹今年第一次缺席家里的团圆饭。作为移民管理警队里的“新人”,她还没能完全适应高强度的口岸工作。看着此刻桌上准备好的饺子、点心和水果,她有些拘谨。一同下台休息的民警谢卉亚笑着说:“别愣着,一起吃吧。”苏盈莹环顾四周,有人刚动筷子,有人高声说“吃饭先拍照”,几名新警则忙着合影,在除夕留下别样的回忆。

苏盈莹刚坐下,手机视频通话亮了起来,“妈,我刚下台休息,在这边都好,别担心!”

备勤室里,拨打视频电话“线上团圆”的民警不少。一片热闹中,老民警王树才悄悄来到林汉斌跟前,“我去把年轻人换下来吧,第一次在岗位上过年,让他们把氛围热起来。”

很快,王树才接岗来到快捷通道前换下年轻人,继续指引旅客有序通关。他半辈子守护国门,是队里的“老大哥”,那一头灰白的头发,每根都写满故事。今年,他再次主动放弃调休机会,选择坚守在国门前。

“您好!口罩帽子请摘一下,看镜头。”一条快捷通道内,提着行李的黎先生捣鼓了半天都无法通过,王树才及时上前提醒。黎先生按照提醒,果然快速完成了通关手续,“谢谢啊,大过年的也上班,你们不容易!”过关后,黎先生感慨了一声,王树才微笑着摆了摆手。

在口岸执勤现场,国门似乎很小,只有小小的三尺验证台,一条不太宽阔的通道。国门也很大,装下了一代又一代移民管理警察的青春和热血。又是一年春节,一家不圆万家圆。在日均客流近5万人次的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高效通关,口岸现场秩序井然,这一切的背后,是移民管理警察滚烫的忠诚、无悔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