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货行李寄回家,返乡脚步更轻盈
开篇语 2025年春运已于1月14日启幕,至2月22日结束,共计40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人们的春运出行呈现诸多新现象和新特点,如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对出行品质的要求更高,旅游过年也成为不少打工者的过年新选择。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智顼颖) “开车可能会堵在路上,也容易累,现在物流方便了,提前把东西邮寄回家,再轻装上路,出行也可以多些选择。”周俊林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年轻人返乡时的新选择。随着线上消费的进一步便捷,不少年轻人不再大包小包地携礼品返乡,而是早早在网上下好单,通过物流将礼品送到家乡。有的年轻人甚至将返乡的行李也打包好,通过快递先行寄回家,然后搭乘高铁或飞机轻装出行。 在广州安家的侯先生家乡在广西南宁。每年春节,他总会提前一个月开启返乡准备。今年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包小包地带着年货踏上返乡之旅,而是充分利用网上购物的便利,在网上精心挑选礼品特产后下单,将那些承载他对家乡亲人思念与祝福的年货,通过物流送往南宁的家中。春节假期,他只需在后备厢装好旅途所需衣物、孩子们喜爱的泳圈和各种玩具,开着车带着家人边玩边返乡。如果把年货也带着,旅途空间就会变得十分狭窄。“多亏了物流的发达,才让我的回乡之旅如此轻松惬意。”侯先生说。 侯先生表示,他在挑选年货时特别注重地方特色,腊肠、腊味、点心等都是他送给亲朋好友的新年礼物。他建议大家节前一个月就开始下单,这样就能保证所购物品准时到达。除了线上的电商平台,现在不少特产店铺也很贴心,提供店内发货服务,这样顾客就可以把现场挑选好的特产直接邮寄回家。侯先生说,小时候,过年时大人们总是忙碌着大包小包地采购东西,如今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过年的准备工作变得轻松许多,而且亲戚朋友对这种寄年货的方式都表示接受。 周俊林今年同样回南宁过年,她已经邮寄了两次年货回家。当年她在广州读书时,春节坐火车回家,礼品和行李都得自己扛着。如今不同了,不少快递公司春节期间正常营业,她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提前把东西邮寄回家。 今年,周俊林听从同事的建议,决定不开车,而是把行李礼品都寄回去,自己则轻松地坐高铁回家。周俊林还分享自己邮寄年货的经历——单位发的米、面、油足有七八十斤,她也通过快递寄回家,只花了70多元的运费,性价比非常高。 家住桂林的吴宏伟也有类似的经历。去年他在网上下单购买了一张按摩椅送给家中长辈。他的家乡比较偏远,下了高速还要开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所以他把小件自己带回家,像按摩椅这样的大件就让快递精准送到家。
-
边检民警在南粤空港国门“守岁”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林圣敏)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叠加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影响,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客流“热”度攀升。据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春运开启以来,截至1月27日24时,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65万人次、航班超4400架次。 旅客丢失证件民警7分钟寻回 1月28日除夕,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客流如织,繁忙的入境大厅,游子归心似箭,旅客脚步匆匆。验证台后,张女士紧紧握着白云边检站民警邹俊文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真的很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帮忙,我估计赶不上飞机回不了家过年了。” 原来,国际入境在广州中转前往武汉的张女士不慎遗失随身携带的证件包。多番寻找未果后,焦急的她来到正在入境边检大厅执勤的邹俊文面前。 “旅客下一趟飞机去往武汉,还有半个多小时,一定要抓紧时间,加快处理!”了解清楚情况后,邹俊文当机立断,与同事分头行动,一方面派人联系航空公司说明情况、协调时间,一方面快速核对旅客身份信息、调取现场监控进行排查,同时迅速和同事沿通道区域仔细寻找。 经近7分钟的摸排寻找,邹俊文在大厅入口隔离带一侧发现证件包。经询问确认,张女士的证件包失而复得,里面的护照、手机、现金无一缺失。随后,邹俊文将张女士引导至“绿色通道”,迅速办好边检手续。看着验讫章落下,邹俊文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民警与家人“线上团圆” 春节,一向是口岸客流高企的重要节点,越在此时,越考验民警的执法水平和能力。“寻包”小事是除夕喧闹口岸的一个小插曲。很快,更多入境航班抵达,白云边检站的执勤民警越发忙碌。 “B组,换台!”对讲机里,传来执勤十五队教导员林汉斌的吆喝声,新警苏盈莹顺利交接休息。走下验证台,她活动了下肩膀,快步走向备勤室,隐隐听见里面传来欢声笑语。 推门进去,笑意遍布室内民警的眼角眉梢。 新警苏盈莹今年第一次缺席家里的团圆饭。作为移民管理警队里的“新人”,她还没能完全适应高强度的口岸工作。看着此刻桌上准备好的饺子、点心和水果,她有些拘谨。一同下台休息的民警谢卉亚笑着说:“别愣着,一起吃吧。”苏盈莹环顾四周,有人刚动筷子,有人高声说“吃饭先拍照”,几名新警则忙着合影,在除夕留下别样的回忆。 苏盈莹刚坐下,手机视频通话亮了起来,“妈,我刚下台休息,在这边都好,别担心!” 备勤室里,拨打视频电话“线上团圆”的民警不少。一片热闹中,老民警王树才悄悄来到林汉斌跟前,“我去把年轻人换下来吧,第一次在岗位上过年,让他们把氛围热起来。” 很快,王树才接岗来到快捷通道前换下年轻人,继续指引旅客有序通关。他半辈子守护国门,是队里的“老大哥”,那一头灰白的头发,每根都写满故事。今年,他再次主动放弃调休机会,选择坚守在国门前。 “您好!口罩帽子请摘一下,看镜头。”一条快捷通道内,提着行李的黎先生捣鼓了半天都无法通过,王树才及时上前提醒。黎先生按照提醒,果然快速完成了通关手续,“谢谢啊,大过年的也上班,你们不容易!”过关后,黎先生感慨了一声,王树才微笑着摆了摆手。 在口岸执勤现场,国门似乎很小,只有小小的三尺验证台,一条不太宽阔的通道。国门也很大,装下了一代又一代移民管理警察的青春和热血。又是一年春节,一家不圆万家圆。在日均客流近5万人次的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高效通关,口岸现场秩序井然,这一切的背后,是移民管理警察滚烫的忠诚、无悔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