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伯前列腺癌术前发现腹股沟疝气
用机器人做手术,一次解决两种病痛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朱健) 85岁的何伯(化名)“小便不畅”4年,去医院检查发现患前列腺癌。由于常年排尿不畅反复用力,导致其双侧腹股沟斜疝。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和肝胆胰疝外科医生在机器人的辅助下联合手术,为老人解决困扰其多年的病痛。

4年前,何伯出现排尿不畅的症状。刚开始,他和家人都没有重视,认为中老年人有这个问题属于正常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何伯排尿不畅的症状明显加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邱晓拂接诊后为何伯完善检查,发现其T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结合症状表现,诊断其为前列腺癌,建议手术治疗。

就在何伯同意手术后,术前CT检查又发现“新问题”。CT影像显示,何伯患有双侧腹股沟疝。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疝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曾宪成解释,由于何伯排尿不畅,反复增大腹腔压力排尿,加上老年人腹肌薄弱,长期下来便导致双侧腹股沟疝。

考虑到何伯已年过八旬,曾宪成团队和邱晓拂团队决定采取机器人辅助联合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和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其中,前列腺癌根治术仅90分钟,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仅50分钟。术后,何伯康复良好,一周后便出院了。曾宪成表示,以往这两个手术需要分两次进行,患者要经历两次麻醉、两次插管。通过机器人手术,有效缩短手术和患者住院、康复时间,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

健康知多D

机器人手术有三项优势

曾宪成告诉记者,机器人手术的优势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眼” ,放大10倍的3D高清手术视野,为医生提供清晰的视野以及相较于腹腔镜更加真实的深度感知;其次是“手”,可转腕手术器械弯曲及旋转程度超过人手极限,拥有7个自由度,比人手灵活;此外还有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医生操控台,可减少医生疲劳及身体损伤。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是腹外疝的一种,通常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腹股沟区出现梨状的、可以回缩的、质地较软的包块,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治愈。腹股沟斜疝发病原因如下——

1.腹壁薄弱:腹股沟区肌肉筋膜组织强度降低,如营养不良、吸烟导致胶原蛋白代谢受损、前列腺手术或外伤导致腹股沟区筋膜受损等;

2.腹内压力增高:一些生理(如怀孕、肥胖)或病理状态(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等)导致腹腔压力增高,腹股沟区承受的压力过大,就像轮胎外胎已经磨薄或磨破,继续打气的话会让内胎从薄弱的地方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