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评审组成员走进海珠区
“城央绿心”“塔耀新城”竞风流

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评审组成员走进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信息时报记者 李馨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馨) 7月1日,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评审组成员走进海珠区,对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州塔旅游区两大热门候选景点展开实地调研。此次调研作为“羊城八景”评选的关键环节,旨在全面深入了解景点特色,为最终评选提供重要依据。

海珠湿地:

城央生态明珠,历史与自然交织

漫步海珠湿地,评审专家目睹了全国最大城央湿地的生态系统:1100公顷湿地镶嵌城市中轴,河涌交织的垛基果林延续着唐宋以来的岭南农耕智慧。“这里是真正的‘鸟儿天堂’!”评审组成员感叹道。

海珠湿地承载着千年岭南水乡文脉,前身“万亩果园”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宋,现仍保存石峡龙眼、鸡心黄皮等岭南佳果种质资源,是岭南水果种植的活态文化遗产。区域内水道纵横,保留了传统垛基果林农业风貌,见证了广州“水城”历史。2021年,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新增项目。

调研期间,海珠湿地工作人员还向评审组成员展示“海珠湿地生态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客流情况、鸟类活动、无人机作业等,以科技赋能生态管理,让湿地的保护与开发更加科学高效。

近年来,海珠湿地连续举办海珠湿地“龙船景”“花朝节”等大型民俗活动,融合传统文化与生态理念,打造羊城文化新名片。

广州塔:

城市新中轴地标,业态蝶变引领潮流

登上600米高的广州塔,评审组成员俯瞰珠江两岸繁华盛景。广州塔旅游区相关负责人向评审组介绍,广州塔已从单一观光塔蜕变为“水陆空”立体体验中心。珠江夜游、广州塔剧场、国际潮奢购物中心联动周边艺术公园,构建丰富业态,形成“文化+商业+生态”立体网络。

在业态融合方面,广州塔实施“广州塔 +”战略,联动珠江游及周边文商旅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江塔联游、海洋馆、剧场等新项目的开发,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目前,以广州塔景区为核心,北至海心沙亚运公园,南至广州塔,东至华南大桥以西珠江水域,西及海印桥以东珠江水域(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正全力冲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广州塔内,评审组成员先后参观非遗展、旅游纪念品商店等,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文创领域已成功开发广州塔酒、广州塔水等产品,未来还有望联合本土文化IP推出联名系列,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专家点评

历史未来交汇

方为真正胜景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评审组成员李建军表示,在评选过程中他较为关注景点是否反映地区自然特征,以及地区发展是否与城市、国家的发展同步。李建军认为,评选需兼顾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一景形成是长期积累,景观应兼具自然与文化精神内涵,既要反映过去,也要承载未来希望。

广州市乡村文旅发展联合会会长、评审组成员戚兴华表示,海珠湿地和广州塔都是海珠区的瑰宝,前者在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上做得非常出色,后者则是广州城市形象的杰出代表。两个景点各有千秋,都具备成为“羊城八景”的实力。

据了解,接下来评审组成员将继续分组前往广州市各区的参评景点进行实地调研。7月中旬将举行“羊城八景”终审座谈会,根据评分情况公布评审结果,请评审专家审议,再综合网络投票得分,最终得出“羊城八景”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