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冠柽)7月4日,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评审组走进天河区开展实地调研。当天,评审专家组先后走访考察了“广州会客厅”“羊城竞秀”“购物魔方”“南国绿宝石”等入选景点。调研期间,天河区各入选景点向评审团详细展示了各自特色。评审专家认真听取介绍,为景区建设建言献策。
天河入选景点多维魅力引关注
当天一早,评审团首先来到地处天河CBD核心区的猎德现代化都市旅游区,该区域范围东至猎德李氏大宗祠东侧、北至花城大道、西至华夏路、南至珠江水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涵盖猎德涌、花城广场、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猎德宗祠群等生态景观、城市地标、文化场所、娱乐潮地优质文商旅资源及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内集聚国际知名酒店、米其林系列餐厅及百余家精品特色店,形成以商务会议、探亲访友、文化修学、观光购物以及游乐休闲为特色的都市休闲旅游业态。
在完成对猎德现代化都市旅游区的考察后,评审团来到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场馆——海心沙场馆。羊城竞秀景点涵盖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海心沙场馆,共同构筑起广州丰富多元的文体活动空间。海心沙是珠江的一个冲积岛屿,东西两端尖、中间宽,呈橄榄形,总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场馆主看台共地上9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为117957平方米,设有26916个座位。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在此举行。如今这里已改建为亚运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并经常承办各类大型公共演艺活动。
随后,评审团来到正佳广场和有着“南国绿宝石”之称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正佳广场于2005年开业,是一座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超大型购物中心,更是一个集旅游、文化、教育、娱乐、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商旅教综合体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作为当天调研最后一站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游览区总面积282.5公顷,迁地保育植物20379种(含种下单元),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园区以“科学内涵、艺术外貌、文化底蕴”为理念,融合岭南园林特色,形成“龙洞琪林”“温室群景区”等标志性景点。
专家:可突出展现现代都市活力
从城市郊区到经济大区、创新强区,今日天河是中国300米以上摩天大楼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每平方公里GDP超300亿元。40年间,天河美景三入“羊城八景”,见证时代蝶变:20世纪80年代,“龙洞琪林”落羽杉林浸染四季幻彩,科研圣境与岭南园韵在此共舞;世纪之交,“天河飘绢”银瀑飞泻,映照中信广场接云帆桅;2011年,“塔耀新城”贯连珠江两岸,入选羊城新八景。
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认为,天河最大的优势在于现代感与节奏感,以及新文化的整合力,文旅营造的凝聚力。猎德现代化都市旅游区结合开阔江景展现的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充分体现了广州的城市格局、胸怀与气象。区域内建筑错落有致,现代玻璃幕墙与高低起伏的布局富有美感,加之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等文化地标集中分布,整体设计通透开阔,文化、科技与文旅含量丰富,人流密集。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院长李青认为,天河区依托新中轴线,充分展现了现代都市的独特风貌与城市品牌价值。以正佳广场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集商贸、文旅与科普于一体,构建出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的现代商业生态。华南国家植物园则在科研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备国际影响力,更以融合岭南园林艺术的设计,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评审专家李青表示,天河区可进一步强化其在城市活力、商贸功能及“城市会客厅”方面的优势,塑造具有辨识度与引领性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