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当午休可养心安神、清晨傍晚开展较为舒缓的运动
小暑至!这份养生指南“全家共享”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叶彦良)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7日进入小暑节气。此时天气高温高湿交织,中暑、胃肠道疾病、空调病进入高发期。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因身体调节能力较弱,更需科学养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师林教授从中医理论出发,围绕起居、饮食、运动、情志四大维度,结合天灸疗法,为大家分享小暑节气养生指南。
起居:午时小憩,切勿贪凉
中医认为, “心主火,与夏相通应”,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适当小憩可养心安神、恢复体力。夜间睡眠需注意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以防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6℃~28℃,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饮食:清热利湿,规律节制
遵循 “药食同源” 原则,小暑节气推荐食用冬瓜、苦瓜、薏仁等,以获得清热利湿、益气生津之效。同时需注意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远离辛辣、油腻、生冷之物;高温环境下多饮淡盐水、绿豆汤,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运动:舒缓运动,微汗即止
建议在清晨或傍晚开展较为舒缓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以“微汗即止”为度,运动后及时更衣,防止湿邪侵袭。
情志:调节情绪,缓解烦躁
夏季心火易亢,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调节情绪,缓解烦躁不安。
小暑节气,天灸当时
师林介绍,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气血运行畅达,腠理开泄,正是“因时制宜”施灸的最佳节点。天灸疗法选取白芥子、细辛等辛温发散的中药,研末调敷于特定穴位,借助小暑节气人体经络气血充盈、腠理疏松的特点,使药物更易吸收,经由经络气血的传导直达病所。
天灸疗法的温热刺激可激发人体阳气,温通经络,驱散内伏寒邪,调整阴阳平衡,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