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八个复建安置地块集中开工
超700亿元专项借款额度护航民生工程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八个复建安置地块集中动工活动现场。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摄

项目效果图。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摄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智顼颖

“太高兴了!6月30日我刚签好房票合同,希望尽快住进去。我们旧改村民现在有很多选择,可以用房票换房,也可以原地安置。”昨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八个复建安置地块集中动工活动现场,新龙镇镇龙村村民黄华全讲述了自己认购房票的经历。这也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关心关注民生需求,创新“房票安置”、安置建设统筹等举措的生动缩影。

村民从观望到主动签约

房票是什么?真的能兑换商品房吗?去年初,黄埔区推动全国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房票发放、全市首个城中村项目存量住房认购房票。从心存疑虑到火爆认领,如今,这张印着“房票”二字的凭证纸片,成了村民眼中的“香饽饽”。

“房票买房有什么不同?”“与市场价是否一样?”工作人员不仅讲政策,还带着村民明算账。为打消村民顾虑,2024年至今,黄埔区已举办50多场房票政策宣讲会。

广州开发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巢海明介绍,团队决定先摸排出四户意愿强烈的村民,其中有退休老干部,也有经商的个体户。“他们见过世面,更信‘政策实打实’。”巢海明带着团队上门,把临时安置、房票核发等协议对村民逐条解释,连“房票领取签收”这样的细节都反复确认。

今年3月,首批村民拿到钥匙后,第一时间在朋友圈晒出新房照片,并配文:“黄埔区第一批拿房票住新房的村民”。这一晒,五村七片的村民们炸开了锅,尚在观望新政的村民纷纷前去认购房票置换。“政策透明,服务到位,村民自然信任我们。”巢海明介绍,今年城发集团的目标是完成10亿元到20亿元房票认购量。目前,五村七片项目房票认购额已接近12亿元,城发集团整体房票认购量超15亿元。

“用房票选现房,省心”

“我们是3月28日拿到的钥匙,比预想中快多了!”作为黄埔区首批选择房票安置的村民,九佛街道蟹庄村的张锐辉用房票在知识城悦城壹号换了一套商品房。“从选房到交房,城发集团的工作人员全程跟进,我们连合同都不用自己跑腿办。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相信未来从房票签约到收房的时间会更短。”张锐辉说道。

“根据喜好挑选心仪的房源”是张锐辉认为房票安置的一大优势。“我们家有两个孩子,对学位需求迫切。街道干部和城发集团的工作人员上门讲政策,我把房票政策翻来覆去研究了好多遍,发现特别适合我们家。以前村里摇号上学,只能碰运气;现在自己选房子地段,小区地段好、配套全,周边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都配齐了,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感提升’。”张锐辉说。

去年4月,山龙村村民陈先生在房票宣讲会上初步了解房票政策。他告诉记者,最开始听说房票政策时,大家都担心有变数。比如房价会不会虚高?房子会不会是别人挑剩的?去年9月,听了第二场房票政策宣讲会后,陈先生当即决定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

“用房票选现房,省心!我们第一批的村民和房票专员反复沟通,终于把房票回迁流程打通了。从去年9月份开始签协议、网签,11月份完成房票发放,今年4月便拿到了房子。要是等回迁,还要两三年。”陈先生回忆道。

专项借款、央企合作助力城中村焕新

在旧改浪潮中,资金保障是关键一环。黄埔区积极争取政策红利,目前已成功获批717亿元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额度及1.21亿元的中央补助资金,成功发行并使用4.6亿元专项债,同时申报近10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

黄埔区不断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截至目前已引入中电建路桥、中国铁建等,成功撬动社会资本超230亿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分担了资金压力,更引入了企业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有力保障了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

今年4月成立的城发集团作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首个主营城市更新业务的一级区属国企,今年要推动17个项目49个地块全面开工建设。目前,该集团正以平均每周新开工1.3个地块的“黄埔速度”推进项目,已有14个地块实现开工,开工建设安置房近1.5万套。

近8000套安置房预计2027年交付使用

开工活动当天,黄埔区镇龙村(西片区)改造项目与五村七片项目同步按下“启动键”。黄埔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上介绍,本次动工的8个地块建筑面积达127万平方米,有近8000套安置房,是2024年1月黄埔区批复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以来,黄埔区单次开工套数最多、面积最大的一批安置房,预计可在2027年交付使用,届时将满足6000多名村民回迁安置的需求。下一步,黄埔区城市更新局将协同有关部门“拆、治、兴”并举,将镇龙西等项目打造成黄埔区产业连片、集中安置、公配统筹、降本增效的示范样板。

黄埔区城市更新在重视效率、安全的同时,更着力于统筹“文化”与“产业”发展。镇龙村起源于南宋,距今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同时毗邻小鹏等新能源汽车智造产业园。可以看到,镇龙村(西片区)改造项目对古村落进行原址保留修缮,在打造展示古村落传统风貌、当地民俗文化、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活动空间的同时,整合零散用地,助力新龙镇产业转型升级。

“这里原是规模小、分布散的村庄,公服配套不足、居住环境差。”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九佛街道的五村七片项目通过统筹改造、集中复建安置,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更腾挪出约22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为知识城产业升级提供了“硬支撑”。目前,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园、湾区半导体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平台正加速落地,为黄埔区持续扩大新能源智造规模提升产业空间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