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岛上吹响“集结号”
“守护号国防科技少年营”2025年首期开营

◀学员与机器狗互动。


▼开营仪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智顼颖) 6岁的孩子能玩转无人机吗?军事训练会不会太枯燥?昨日,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黄埔区长洲街道守护号迷彩营地“守护号国防科技少年营”2025年首期开营仪式现场。

“长大后也想和教官一样”

开营仪式上,279名身着迷彩服、来自广东各地的少年整齐列阵。99式主战坦克、19式8轮步战车、SU27航模、F3P航模轮番登场,反恐战术小组的高空索降赢得孩子的掌声。6岁半的学员吴浩昆第一次看航模表演,仪式结束后,他告诉记者:“我长大后也想成为像教官叔叔一样厉害的人。”

“守护号国防科技少年营”由广东省国防教育学会与守护号迷彩营地联合打造,学员年龄分布在6至14岁,超70%来自广州、深圳、佛山等大湾区城市。“听说(在营地)能学习亲手操控无人机和机器狗、体验坦克装甲乘骑和模拟射击,孩子盼了一个多月。”来自珠三角的王女士说,选择这里不仅因为课程丰富,更看重教育基地规范的营房管理和健康透明的食材溯源。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夏令营,而是一场让孩子触摸国防温度、感知科技力量的成长之旅。”国防教育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本年度的首期夏令营,活动从筹备之初就聚焦“国防底蕴+科技赋能+未来学习”的多元化定位,力求让每个孩子在实践中理解“科技强军,少年担当”的深意。

今年课程加入科技新元素

“我们要做的是‘没有围墙的学校’。”营长沈金鸿2013年从武警部队退役后,第二年开始带领青少年进行国防户外拓展活动,迄今整整11年。沈金鸿介绍,今年虽然是新营地启用,但课程体系已迭代十二期,“今年我们的课程首次加入了科技新元素,如模拟空间站搭建、VR国防教育、国防大篷车等”。

与传统军训不同,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习组装并操作无人机,学习军体拳,还能小组协作搭建微型空间站。面对年龄跨度大的学员,沈金鸿团队将课程细化为三个年龄段,分别是6~8岁、9~11岁、12~14岁。“低龄班会降低无人机的操作难度,侧重基础组装与安全飞行。高龄班则挑战竞速飞行、战术编队等内容。我们引导孩子逐个完成挑战,让孩子在适合的挑战中成长。”

据介绍,营地配备了近80名工作人员,包括主讲老师、教官、生活老师、摄影摄像师等。

种下“科学素养”的种子

营地还打造了浓郁的军事氛围环境,如火箭模型等,希望通过环境浸润实现“环境育人”。

当被问及与普通夏令营有何区别时,沈金鸿的答案很明确:“我们不是单纯地搞军训,而是为青少年种下‘科学素养’的种子。”他举例说,小学生可能暂时无法理解复杂的科技原理,但组装无人机、操作机器人搬运物资等简单有趣的实践能激发他们对国防科技领域的兴趣。“也许今天种下的种子,未来就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