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年余查不出病因,原来是钩虫作祟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吴明慧 金丽杰) “医生,我贫血一年多了,药吃过了但还是越来越严重……”68岁的张姨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脾胃病科求医,其最近的血常规结果提示重度贫血。接诊医生陈水林当机立断,建议她立即住院治疗。

据了解,2024年初,张姨因为头晕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缺铁性贫血。当时她做了很多检查,但始终没有查明病因。今年7月,张姨的贫血症状明显加重,检查后发现其属于危及生命的重度贫血。在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入院次日,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陈延查房时详细询问了张姨的个人生活情况,留意到张姨经常光着脚踩进水田里干农活。结合检查结果,陈延认为其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极大。

入院第三天,张姨接受胃肠镜检查。当胃镜探入十二指肠降段时,所有人都震惊了——十几条细细的虫子在黏膜上蠕动。医生黄智斌取出虫体送往检验科鉴定,发现这些虫子正是寄生在肠道中的钩虫。张姨重度贫血的元凶终于找到了。

据介绍,钩虫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感染人体——经皮肤传播,赤脚在农田或菜地劳作时,土壤中的钩虫幼虫可穿透皮肤进入人体;经口传播,食用被污染的生水和蔬果,也可能感染。一旦入侵,它们便沿血液“旅行”至肺,再被咳出、吞入,最终在小肠“安营扎寨”。在那里,它们牢牢附着在肠壁上,用口部的“钩齿”撕咬黏膜,大量吸食血液,并释放抗凝物质让肠道“持续出血”。久而久之,人体铁元素流失,机体无法正常生成红细胞,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张姨长期以来的贫血、乏力、头晕,正是这些虫子在她体内作祟。

确诊后,治疗团队制定了“西医除虫治标,中医培元固本”的综合方案,使用特效驱虫药彻底消灭肠道内的钩虫,同时补充铁剂,快速纠正贫血。中医则开出归脾汤,帮助患者健脾补血、恢复元气,配合耳穴贴压、艾灸等外治疗法,激活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在中西医协同治疗下,张姨面色渐渐红润,乏力感明显减轻,7天后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