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火而行守护群众安全、追风逐雨筑牢防灾防线、扎根社区一线点亮居民“微心愿”……
他们是广州守护者 用担当点亮万家灯火

荔湾区塞坝路消防救援站班长王嘉。

“援藏园丁”黄梦华。

万家灯火庆华诞,南粤大地气象新。在广州这座敢为人先的城市里,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守护。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虽来自不同岗位,但都以专业和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火海中逆行的消防员王嘉,用一次次冲锋守护人民安宁;远赴雪域的援藏校长黄梦华,用三年守望点亮高原孩子的求学梦想;与风雨赛跑的气象尖兵邓文剑,通过精准预警,筑牢城市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用盾构穿江越海的“大国工匠”孙振川,把一张张“施工图”变成贯通山河的“实景画”;把社区冷暖挂在心上的暖心书记区燕明,把街坊的“碎碎念”办成一件件民生实事。

作为广州的道德典型,他们不仅是实干者,更是示范者与引领者。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蔚然成风。让我们以榜样为镜,与时代同行,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奋进,为广州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A02~A03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通讯员 穗文明

A02~A03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逆行消防员”王嘉:

把危险挡在身前,把平安留给群众

“这是‘消防员’三个字赋予我的职责。”每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有救人的勇气,“90后”消防员王嘉总会重复这句话。

2017年3月,王嘉加入广州市消防救援队伍,在荔湾区塞坝路消防救援站担任班长。初入消防队伍时,他就在申请书上写下誓言:“为祖国和人民献上炽热的青春和热血。”这些年来,他把这份承诺化作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不仅从不迟到缺勤,身为班长的他更言传身教带领队员。2021年举行的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装备比武中,他代表荔湾大队获得第3名。

8年来,无论是面对烈焰滚滚的火场还是汹涌而来的洪水,王嘉始终冲锋在前。2019年,荔湾区葵蓬茶叶仓库发生火灾,1500平方米的仓库里,茶叶猛烈燃烧,浓烟灌满二楼,起火点始终无法确定,救援陷入僵局。刚任班长不久的王嘉主动请缨:“让我进去找着火点!”面对高温灼烤和堵塞的通道,他带着水枪3次冲进火场,浓烟呛得他睁不开眼。事后,指挥员问他为何不退出时,他的回答朴实而坚定:“火场里的温度越来越高,说明离火点越来越近,这时候退,后续救援更难。”最后,在正确的决策指引下,救援队很快找到着火点并控制火势。

在火场上,王嘉是无畏的;遇到危险时,他总会挺身而出。2021年3月,一名60多岁的老人在花地消防站附近晕倒。正在备勤的王嘉听到呼救声后立刻上前,一边回忆心肺复苏的动作要领,一边为老人施救。一下、两下、三下……两分钟后,老人终于有了微弱呼吸。后来老人的家属送来锦旗:“医生说父亲是突发心梗,如果当时没有及时抢救,很可能就救不回来了。”

脱下“火焰蓝”,王嘉还是热心公益的暖心人。休息时,他会带女儿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残障儿童送关怀,为家庭困难学生辅导功课。为筑牢辖区安全防线,他变身“金牌消防宣传员”,累计开展宣传培训500余场,为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提供800余次消防安全指导。

从火场“逆行者”到公益践行者,王嘉一次次挺身而出,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竭诚为民”的誓言。他是一道光,在浓烟中照亮生路,在危难时守护希望。

“援藏园丁”黄梦华:

用三年守望,点亮雪域高原的教育之光

“人生无止境,无论什么年龄,都可以创造精彩。”带着这句座右铭,黄梦华在48岁时远赴西藏林芝,开启为期3年的援藏教育之旅。

2019年6月,黄梦华提前1个月抵达林芝一中,担任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横跨3000公里的教育援藏,不仅仅是距离上的考量,更有海拔上的考验。初到林芝时,黄梦华高原反应很严重。但她努力克服各种不适,快速调整状态适应新角色,白天走访课堂宿舍,晚上和老师研讨教学。

黄梦华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她和援藏教师团队开展“送教到校”活动,15天跨越2000多公里,走遍林芝所有县区的初中,开设示范课和主题班会,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雪域高原。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是黄梦华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让优质教育扎根当地,她积极推动“青蓝工程”,通过“导师制”和“双师制”,让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结对帮扶,有效带动该校管理水平、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3年里,黄梦华因胃病3次住院,还接受了一次大手术,长期靠安眠药入睡。即便如此,她依然每天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2022年7月,黄梦华圆满结束援藏任务返回广州。如今,回到西关培英中学任教的她,仍常常收到来自林芝的问候。学生们说:“校长姐姐,我们想您了。”当地的老师也常向她请教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黄梦华用3年的坚守,让优质教育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她用行动证明,教育的力量可以跨越山海,点亮无数孩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