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动驾驶将迎商业化运营拐点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7月4日至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简称“WAIC 2024”)在上海开幕。在这场人工智能科技盛宴上,众多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纷纷亮相,展示其最新成果。上海还发布了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除了技术上的进步,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萝卜快跑(Apollo Go)均开始商业化运营,有公司甚至表示今年底将实现收支平衡,实现商业化盈利。 有科技出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预测,2027年将是自动驾驶商业化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届时该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多家企业获无人驾驶示范应用许可 作为人工智能(AI)技术的重要应用,无人驾驶车被誉为“四个轮子的机器人”。今年WAIC 2024期间,上海发布了当地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裹动科技有限公司(AutoX)、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首批获得示范应用许可的企业。许可证有效期为2024年7月4日至2025年1月4日。 大会期间,科技公司还展示了旗下的无人驾驶产品。在位于上海世博园的无人驾驶体验地,小马智行和赛可智能向公众开放了L4级主驾无人自动驾驶试乘体验。小马智行还向上海市民提供通过其手机应用预约乘坐无驾驶员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覆盖浦东205公里的路线。 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旗下的“智捷易行”也与商汤绝影合作,推出穿梭于场馆附近的无人驾驶巴士,让观众在入馆前的“最后一公里”体验无人驾驶服务。 2027年将是自动驾驶商业化拐点 尽管本次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的上海示范应用许可仍处于“免费试乘”阶段,但从全国范围看,无人驾驶正加速进入商业化运营。 据记者了解,总部位于广州的小马智行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部署无人化自动驾驶车队,并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启动无人化商业收费服务。去年12月30日,总部位于广州的另一家无人驾驶公司文远知行,携手广州巴士集团正式开放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小巴商业收费运营服务。 在今年5月15日的百度Apollo Day 2024开放日上,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平台Apollo宣布了其年度业务目标——2024年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截至2024年4月19日,百度萝卜快跑累计向公众提供乘车服务超过600万次。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在百度Apollo成立七周年当天发布的全员信中透露,萝卜快跑在武汉每天的单量已经超过武汉全城网约车市场的1%。 WAIC 2024大会期间,在“长三角协同创新AI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T3出行CEO崔大勇表示,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的另一重要领域,“2027年将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拐点”。 30万元内量产无人驾驶车型成关键 业内人士预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全球市场空间将超过2万亿美元。据太平洋证券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Robotaxi中国市场规模分别有望突破1.18万亿元和2.93万亿元,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成为市场空间最大的自动驾驶场景之一。 为什么业内人士认为2027年会成为无人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到来,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另一方面,自动驾驶车辆成本降低。“Robotaxi车辆成本在100万元以上时,就没有商业化应用场景。眼下,已有企业推出30万元以内的量产车型。这样的车辆批量上市,便能够大规模应用。”崔大勇如此表示。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积极推进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让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再提速。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已确定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人工智能改变人们出行体验 尽管短期内不论技术还是商业模式都尚未完善,但从更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出行体验。崔大勇举例称,随着自动驾驶,尤其是全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乘客将享有独属于自己的车上空间。比如,乘客可以在车上开电视电话会、玩游戏或者看视频,这是一个私密的、完全放松的个人空间。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记者表示,无人驾驶技术或将增加家庭汽车购买数量,因为不会开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购买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辅助出行。
-
科技公司密集展示AI生产力工具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潘敬文) 7月4日至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在上海举办,会上大量展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技术和AI生产力工具。 7月5日,钉钉举办“未来生产力:千行百业的AI落地实践”论坛。钉钉CTO程操红表示,钉钉正逐步将AI融入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从文档处理、音视频会议到智能问答,AI正在改变企业提升生产力的方式。他表示,AI的加入让钉钉从一个简单的沟通协作工具变成一个智能化的平台。 据介绍,截至2024年3月底,钉钉AI已有超过220万家企业使用,月活跃企业达到170万家以上,AI生态伙伴超过100家。程操红介绍了钉钉最新推出的“魔法棒”AI生产力平台。该平台降低了AI技术的使用门槛,让没有专业开发能力的企业和个人也能轻松创建和管理AI助理。 同日,阿里云无影云电脑宣布推出首款云原生大模型AI助手——“晓颖”。这是一款基于用户需求洞察与云端大模型深度结合的云电脑原生Copilot,专为在云电脑上学习、办公等场景设计。 当天,金山办公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探索AI办公最佳实践”主题论坛,现场发布WPS AI 2.0。该产品包含WPS AI办公助手、WPS AI政务版等应用,并推出政务自研模型——金山政务办公模型1.0。金山办公CEO章庆元在现场表示,金山办公升级AI战略,正式发布WPS AI 2.0,通过在个人版、企业版、政务版的创新应用,帮助用户和客户提升办公新质生产力。 7月6日,快手举办以“新AI·新应用·新生态”为主题的大模型论坛。快手大模型首次集体亮相,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图像生成大模型可图等产品的多项新功能正式发布。据介绍,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推出了更加清晰的高画质版,以及首尾帧控制、镜头控制等新功能,同时,创作者单次生成的文生视频时长增加至10秒。图像生成大模型可图则宣布正式开源,这一举措旨在激发行业活力,共建一个更加繁荣的文生图大模型社区生态。 大会期间,商汤科技展示了首个面向C端用户的可控人物视频生成大模型——Vimi。Vimi基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的强大能力,仅通过一张任意风格的照片就能生成和目标动作一致的人物类视频,并支持多种驱动方式,可通过已有人物视频、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元素进行驱动。 中兴通讯也携全新AI驱动的全场景智慧生态3.0亮相。中兴通讯终端业务围绕AI裸眼3D、AI同声传译与方言互译、AI安全反诈、AI智慧商务与创作、红魔AI游戏魔方和AI魔法影像六大主题,沉浸式呈现多场景下的全新AI应用成果。
-
神州租车助力西部文旅消费
-
“音乐+骑行”活动在南沙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