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造建设贸易强市“新引擎”
信息时报讯 (记者 何小敏) 实施“贸易强市”战略,打造建设贸易强市“新引擎”,是广州推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12月13日,16届88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贸易强市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建立贸易强市指标体系,明确到2035年,批零住餐业增加值和社零总额、外贸进出口等核心指标提升目标。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全面增强,全面建成走在全国前列的内外贸一体化枢纽。 构建“四个友好”贸易发展环境 锚定广州在全球城市贸易网络中的发展坐标,《总体规划》首次提出构建“产品友好、市场友好、业态友好、枢纽友好”的贸易发展环境,打造“产业型、流量型、服务型、未来型”四大消费体系,发展“制造支撑型、总部带动型、平台赋能型、消费牵引型、业态创新型、口岸集聚型”六大外贸支撑体系,为贸易强市提供方向指引。 《总体规划》提出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全面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健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体系、强化贸易和产业融合互促、巩固提升枢纽体系贸易功能、深化区域贸易合作等6个方面的重点举措。同时,以21个“专栏”形式,规划提出重点商圈布局、先行先试重大政策、低空经济发展、打造城市品牌等任务清单;提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行动、外贸能级跃升行动、会展之都提质扩容行动等“六大行动”。 根据《总体规划》,广州将提升总部经济能级,支持中高端消费品牌公司在穗设立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招揽具有全球视野和品牌运作能力的投资商、运营商在穗落地,构建具有全球消费资源配置能力的总部集群。鼓励国内外品牌、商业设施运营方、知名媒体、策划咨询机构等在穗开展具有影响力的首发、首秀等活动,加强优质品牌首秀首发政策支持。 全面增强广州外贸综合竞争力 根据《总体规划》,广州将在提升货物贸易能级、打造服务贸易样板、培育贸易新动能、优化贸易提升平台等方面发力,全面增强广州外贸综合竞争力。 在扩大重点产品出口方面,《总体规划》提出要推动高新技术类中间品出口,发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在中间品生产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中间品出口规模扩大。 在服务贸易创新方面,《总体规划》提出将高标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贸易高地,探索推进数字贸易规则制度建设。顺应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趋势,配合国家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争取先行先试政策试点。支持天河中央商务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黄埔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两个广东省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将培育贸易新动能,促进跨境电商快速健康发展,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打造“一区一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 进一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根据《总体规划》,广州还将进一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广州将组织企业参加外贸优品拓内销系列活动,支持全市外贸企业与电商平台、直播平台进行对接,推动外贸出口产品上电商、进直播间。同时,支持内贸企业多渠道拓展国际市场,支持国有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建立健全国际营销体系。支持企业在海外市场设立海外分销中心、展示中心、海外仓等营销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 同时,广州还将做大做强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加强国家现代流通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建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物流中心。加强国家内外贸一体化经营“领跑者企业”服务,打造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示范企业标杆。 政策支撑推动外贸强市建设 根据《总体规划》,广州市将继续发挥政策支撑作用,推动外贸强市建设。 在强化空间供给保障方面,广州将加强消费基础设施与区域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优先考虑必要的商业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引入商业头部运营主体。同时,探索商业用地政策创新,适度放宽用地兼容性,优化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规划控制指标。 在贸易招商引资方面,广州将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同时,落实国家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扩大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 外贸发展离不开专业化服务的支持。广州将优化提升专业服务,便利跨境商务人员往来,积极宣传并充分利用144小时过境免签、邮轮免签等政策,增强外籍人士的消费便利度。支持南沙实施面向港澳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在人才引进等方面率先突破,为外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
修缮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 要突出岭南特色
信息时报讯 (记者 何小敏) 昨日,16届88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历史文化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修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监管办法》针对全市123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和828处历史建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修缮管理,进一步完善修缮监管政策。 根据《监管办法》,核心保护范围内建(构)筑物的修缮监督管理工作将坚持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合理修缮、协调发展原则,保护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突出岭南建筑文化特色。 为压实保护责任人的保护责任,《监管办法》进一步明确其在建(构)筑物修缮监管中的职责。其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保护责任人,将依法履行保护责任,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提供一般建(构)筑物的修缮建议;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保护规划的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修缮、使用。 《监管办法》鼓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核心保护范围内建(构)筑物以连线、成片方式实施整体修缮、系统修缮。为更有效地开展修缮工作,避免不适当修缮造成风貌破坏,核心保护范围内一般建(构)筑物修缮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听取所在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保护责任人提出的修缮建议;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前,保护责任人可向区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申请免费的修缮技术咨询与指导。
-
历史建筑修缮补助最高可达100万元/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何小敏) 昨日,16届88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历史建筑修缮补助办法》(简称《补助办法》),针对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行为进行财政补助。《补助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根据《补助办法》,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补助类别分为维护性修缮补助和修缮工程补助。 维护性修缮补助可每年申领一次,按照每年80元/平方米予以发放,最低不少于8000元/处,最高不超过4万元/处。修缮工程补助按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1000元/平方米,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1500元/平方米予以发放。 修缮工程补助每十年仅能申领一次,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处/次。因不可抗力造成历史建筑损坏或面临损毁危险的除外。修缮工程补助申领成功当年及后续两年内不能申领维护性修缮补助。
-
2024年度“广州红八景”发布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卫静雯 通讯员 风清羊) 12日晚,“广州红 幸福城”2024年城市形象网络宣传活动年度盛典圆满举行。盛典以“线下演出+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全网累计直播观看曝光量超2760万次,同时在线人次最高达138万。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度“广州红八景”。 展现广州文化底蕴和现代活力 本场盛典由中共广州市委网信办、广州市互联网行业党委主办,是“广州红 幸福城”2024年城市形象网络宣传活动的收官之作。盛典以“聚传承”“聚新力”“聚梦想”三大篇章诠释“广州红 幸福城”的主题内涵,既有传统艺术的精彩演绎,也有网络潮流的新兴呈现,同时融入互联网行业特性和全运会元素,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广州文化底蕴和现代活力。 开场舞《幸福广州 热血英歌》用刚健有力的动作、节奏鲜明的鼓点、雄浑粗犷的舞姿,瞬间点燃全场;国乐汉服秀《文化传承 羊城古韵》融合古典服饰之美和广州各区地标建筑之美,相得益彰;女子武术舞蹈《咏春之韵》将岭南美学与武术精神合而为一,诠释了岭南武术的精气神。 近年来,市委网信办聚焦红色文化,持续开展红色主题活动,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走心走新;率先推出广州网信动漫IP“风清羊”,发挥网络名人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城市形象传播出新出彩;善用网络拥抱科技,率先发行广彩、醒狮等非遗数字藏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截至目前,#广州红幸福城 抖音话题浏览量超28.9亿次,全网曝光量超151亿次,在全国持续擦亮广州城市形象网络宣传品牌。 白云山等景点入选“广州红八景” 活动现场,基于“抖音”平台广州地区各个景点的打卡数据,2024年度“广州红八景”发布。广州塔、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海心沙亚运公园、白云山、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珠江夜游财富码头、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白云湖等8个景点脱颖而出,成为2024年最受欢迎的“广州红八景”。它们不仅是广州美丽风光的缩影,更是这座城市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生动展现。 盛典上,巨量引擎本地业务酒旅政务度假游玩总监申茂蕾发布抖音上与广州相关的亮点数据,#广州红幸福城 融入节点宣传,从广州出发、传播全国、走向世界,吸引一批爱时尚、爱潮流的中青年人群。“抖音”网络歌手陈艺鹏演绎歌曲《声声慢》。YY直播金牌艺人张东尼带来原创歌曲《九州》,虎牙直播主播洛暖暖则通过古筝演奏《万疆》,而酷狗音乐国风歌手、青年戏曲传播者左楠带来粤曲《彩云追月》,带领观众进入追月梦境,余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