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节期间大湾区灯会延长开放时间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区翼旗)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已开园一周,将持续举办到3月30日。据悉,春节期间灯会将延长开放时间,即日起至2月12日,灯会运营时间调整为每天15:00~23:30,22:00停止售票,22:30停止检票。2月12日(元宵节)后,灯会将恢复平日运营时间即15:30~22:30,21:30停止售票。 园内观光车服务已开通 据了解,春节假期,到南沙赏灯的游客络绎不绝,多个爆款灯组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灯会观赏路线全长3公里,为方便游客游览,灯会结合前期运营情况新增多种观光方式。 其中,灯会1号门与2号门之间的园内观光车服务已经开通,路线为滨海公园(滨海会议中心)往返水乡一条街(萌蛇报春灯组),票价10元每人(1.2米以下儿童免费),营业时间为15:30~22:45(具体时间视现场情况调整)。同时,园区还开通双向小火车(单程10元每人),返程高峰期,市民游客可从滨海公园和天后宫交界的应急通道抵达1号门,或从水乡一条街通过天后路抵达2号门(近蒲州花园)。 赏灯看表演还能品美食 据介绍,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以喜(禧)粤大道为轴,按“一轴五园区”的布局,1000多名非遗工匠精心打造218组灯景,步步皆美景。在“共聚湾区·贺岁新春”园区,游客可以感受浓厚的“年味”“粤味”“岭南味”和“中国风”;在“湾区画卷·产业腾飞”园区,充满科技感的灯组迸发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无限活力;在“海上丝路·国际交响”园区,曼妙的灯光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异域风情;在“湾区记忆·千年商都”园区,非遗技艺、特色美食和本土年俗元素相互融合;在“青春无限·潮玩乐园”园区,赛博朋克风格与传统新风潮跨界组CP,打造虚幻与现实的双重梦境。 春节期间灯会园区还有多个新春主题民俗表演。初二、初三有英歌、舞龙、舞狮、麒麟舞等,初四有飘色巡游,初五至初六有福禄寿喜、财神、龙王、八仙巡游,初七至初八有木偶戏……逛灯会的同时,游客还能品尝各式美食。 温馨提示 场内美食区主要分布于丝路集市美食区(丝路风情沿线)、寻味顺德美食区(《大吉大利》《吉庆有余》灯组附近)、品牌老字号区(天后广场)以及财神美食区(《五路财神》灯组对面)。
-
陈家祠人气爆棚,今日门票售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区翼旗) 春节假期,广州各文旅景点人气爆棚。记者昨日走访陈家祠、广州塔等景点发现,在陈家祠外,排队等候检票的游客在门前广场“打蛇饼”(形容排队的人很多),且景区今日门票已售罄。此外,广州塔、广州长隆等热门景点也是人潮涌动。 昨日,有网友称陈家祠游客太多,“根本挤不进去”,有网友也表示“没抢到票”。记者登录“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现,1月30日(正月初二)和1月31日(正月初三)陈家祠门票均已售罄,2月1日(正月初四)仅剩少量余票。记者昨天走访发现,等待检票入场的游客已在门前广场绕了半圈,排队入口处通过铁栏进行限流。现场安排多名志愿者引导客流,馆方也通过广播循环播放门票售罄通知,劝导游客错峰出游。 计划在广州游玩三天的李先生表示,“想过来陈家祠的游客会很多,但没想到这么火爆。这次来广州旅游,除了想试试正宗的粤菜,还会去‘小蛮腰’等著名景点。” 广州塔、广州长隆等景点也是人潮涌动。记者昨日在广州塔广场外看到,等待进入停车场的车辆也大排长龙。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春节假期第二日(1月29日),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365.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1%。数据显示,今年广州越秀西湖花市除夕当天全域(含教育路、西湖路、北京路商圈)客流突破72.3万人次,4天累计接待市民游客237.9万人次,较2024年增长9%;花市总销售额1578.1万元,较2024年增长4.6%,均创历史新高。 春节假期旅游安全提示 一、合理安排行程。出游前关注旅游、公安、交通、气象、外事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和食宿安排,谨慎前往交通、气候条件及安全形势不佳的目的地旅行,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游玩、露营。 二、关注旅途安全。冬季外出旅游尤其是前往北方游玩,要关注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做好防寒保暖。自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游时,全程系好安全带,做好防滑等安全防护措施。自驾车出游前检查好车况,行驶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控制车速,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做到安全驾驶、文明行车。拒绝乘坐“三无”船舶,乘坐观光游船游览时,按规定穿着救生衣。 三、注意消防安全。不在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游览景区、公共文化场馆、文物保护单位、KTV、网吧、剧本娱乐等场所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入住宾馆饭店时,及时了解消防疏散通道,不躺卧在沙发、床上吸烟。 四、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旅游产品,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滑雪、探险等高风险项目,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谨慎前往或避开安全事件频发、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旅行。 五、文明健康绿色出行。遵守生态环境、文物古迹保护规定,不大声喧哗,不乱刻乱画。尊重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不拥挤,不争抢。尊重他人权益,理性处理纠纷。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低碳节约,绿色出游。按需取餐文明就餐,拒食野味,落实“光盘行动”,杜绝浪费。 六、注意境外旅游安全。境外旅行切勿携带大量现金,护照、身份证、银行卡等贵重物品应随身携带,避免夜间单独外出。严格遵守当地警方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安全提示警示,建议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险,遇到突发情况要沉着冷静应对,及时申请救援(86-10-12308),积极开展自救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