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都区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在前、做示范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崔小远 通讯员 花宣) 昨日,花都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大会强调,广州把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战略之举、关键之为。花都作为广州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和大湾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更应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在前、做示范。花都将坚持产业第一、“智造立区”,实施立柱架梁、数智赋能、筑巢引凤“三大工程”,推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时尚消费品、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一体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依托华为(花都)工业互联网赋能和大模型创新中心,深入开展数智赋能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要打造空铁大道、花都大道、广清高速、山前旅游大道4条主题产业走廊,沿线布局15个重点产业平台,形成全区产业平台一张图,吸引更多好企业、好项目。 大会指出,要聚焦全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智造立区”的决心、“枢纽强区”的雄心、“改革兴区”的信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开局就决战、起步就冲刺”的拼劲抓经济,谋非常之策、出非常之招、用非常之力,为广州经济大市挑大梁作出更大贡献。要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干劲强产业,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资,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全力以赴抓好重点片区开发建设,聚焦广州北站周边、机场周边、花都湖和秀全湖等4大重点片区,加快村镇工业集聚区和机场周边城中村改造进度,打造一批产业平台;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抓实抓细企业、项目、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贯通空铁大道二期,加快推动红棉大道工程北段(田心立交至风神立交)等的规划建设,再引进一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
-
番禺区 构建“2104”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骆 通讯员 番宣) 昨日,番禺区召开第一季度拼经济促增长暨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番禺全力以赴拼经济、拼招商、拼环境,推动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2025年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之年,番禺区将锚定目标,以战略思维构建“2104”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即建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时尚消费品2个千亿级产业,培育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1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壮大科技服务等4个现代服务业。 为壮大产业体系,番禺区将持续推进“万亩千亿”攻坚,扎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备万亩工业用地。同时,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持续开展全球恳亲之旅等招商活动,加快推进重点片区招商,力争一季度完成15个项目招拍挂、用地705亩。全年将推动30个项目动工、18个项目竣工,其中一季度力促12个项目动工、2个项目竣工。 重大项目建设是番禺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2024年,番禺区招商产业用地产业项目34个,用地面积共1363亩,32个项目动工建设,26个项目竣工验收。新年伊始,番禺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会上,16个新招商项目签约,14个重点项目动工竣工投产,涵盖多个产业。 近年来,番禺区围绕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近三年落地汽车产业项目36个、年产值近600亿元,全区共有235家汽车产业“四上企业 ”,携手打造番禺第一个过千亿元产业。时尚产业是番禺全力打造的第二个千亿产业。大会上,番禺区时尚产业联盟成立,“时尚六品”(定制佳品、服饰尚品、声光潮品、珠宝精品、美食名品、化妆美品)携手助力时尚产业尽快打造成番禺的第二个千亿元产业、服务型先进智造业。
-
南沙区 成为一个“一见钟情,日久生情”的城市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崔小远)昨日,南沙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区上下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推动南沙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为全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南沙动能、贡献南沙力量。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第一阶段目标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检验之年,做好南沙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会议强调,要拉高标杆、提升品质,在建设未来城市中营造人人向往之城。要把中心城区建成标杆,集中力量分步建设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从精选优选“一块地砖、一根灯杆、一个树种”等点点滴滴的细节去建设最高标准的南沙,让城市更有品位、更有气质、更有温度;要把美丽城市建成样板,让南沙成为一个“一见钟情,日久生情”的城市;要把青年之城建成品牌,让青年人在南沙实现人生价值。 会议强调,要聚力产业发展大升级,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加快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传统产业升级,培育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布局量子科技、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要聚力营商环境大突破,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好生态,坚持把企业和群众感受放在首位,打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科学家友好型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投资更加便利、企业服务更加有力。要聚力要素保障大攻坚,强化政策、用地、资金保障,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
从化区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王智汛 通讯员 从宣) 昨日,从化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指出,2025年,从化区将围绕“345”知识型制造业发展格局,推动新兴支柱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链式改造、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4年,从化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5亿元,增长8.7%;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04亿元,增长7.3%;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2%。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2家,企业技改投资增长14.5%,产业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2025年,从化区将坚持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核心,加快推动“345”知识型制造业发展格局。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三大新兴支柱产业集群建设,实施装备制造、绿色建筑、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链改造提升,同时前瞻布局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从化区将围绕提升产业承载力,今年全区计划完成120万平方米土地整备,新建10个产业园区载体,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同时,围绕“三大平台”建设,从化区将加快城中村改造,拓展产业空间,推动广清一体化发展,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
-
增城区 共谋“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骆 通讯员 增宣) 昨日,增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加快建设‘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区13个镇街的主要领导及多位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谋发展新蓝图,为增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各镇街纷纷展示出锐意进取的“行动纲领”与“实践清单”。新塘镇围绕区“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谋划构建“1+2+2”现代化产业体系;石滩镇锚定“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进入全国百强镇”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工业立镇、产业强镇”之路;中新镇则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标准建设重大平台。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等也分别结合自身优势,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如农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特色镇、打响“四个一”农业品牌等。仙村镇则立足国家级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机遇,致力于打造湾区千亿工业强镇。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和宁西街也分别提出建设现代活力街区、促进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具有朱村特色的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一心两带四区”现代产业体系及构建“一核两翼”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发展目标。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