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 家有萌宠
  • 他们从“铲屎官”变身“家庭兽医”

    当前,宠物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单次诊疗动辄需要数百元甚至上千元,高昂的就医成本让不少宠物主人倍感压力。在此背景下,一股“自学兽医”的热潮在宠主群体中悄然兴起。近日,记者采访了两名“半路出家”的“家庭兽医”,他们通过线上课程、专业书籍等渠道自学基础宠物医疗知识,如今不仅能够独立处理宠物的常见病症,甚至通过线上义诊等方式帮助其他宠物主人。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智顼颖 出差达人张建 他从流浪动物“守护者”变身“家庭兽医” 张建曾是一名“出差达人”,因工作性质的缘故,喜欢小动物的他之前一直不敢养宠物。在乌鲁木齐工作期间,他通过定点投喂的方式照顾住所附近的流浪动物,还会带它们去做绝育。2016年,张建因工作的缘故结识了动物学方面的专家。在专家的建议下,他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开始学习动物医学。“我自学兽医的初衷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宠物医疗条件不太好,我不希望面对小动物生病时束手无策。” 刚开始自学时并不容易。张建白天工作,晚上抱着专业书“啃”到深夜。他从测体温、喂药等基础开始学起,到逐渐掌握帮动物皮下注射、处理伤口等技能。后来,他与附近的环卫工人合作救助受伤的流浪小动物,凭借自学的知识医治、照料它们,待痊愈后再放归。那些年,他的“救助名单”里出现过各种小家伙,除了常见的猫狗,还有羊、乌龟、仓鼠、鸟甚至刺猬以及黄鼠狼。 2023年,张建的工作地点转移到广州。临行前,他最重要的事就是为那些长期投喂的流浪动物找领养。性格好、长得漂亮的很快被领走了,最后剩下两只残疾且带有伤病的猫咪始终无人问津。送养无果的那个晚上,张建像往常一样去给两只猫咪喂食,它们却一路跟他回到了家门口。“你们想跟我走吗?”问罢,他打开家门,没想到两只猫立刻钻了进去。就这样,这两只“没人要”的小猫跟着张建来到了广州。 如今,张建收养的猫从2只增加到6只,照顾这些小宝贝也成为他继续学习动物医学的最大动力。“来到广州后,我觉得这里的宠物医疗条件好了很多,给我增加了不少安全感。所以,现在我也调整了学习计划,更侧重于学习宠物的日常照料和猫行为的研究。” 在张建看来,宠物主人学习基础的宠物护理知识,确实能提升养宠体验,但不必强求成为“家庭兽医”。张建强调,当他学得越多,就越明白何谓“术业有专攻”。“所以,遇到复杂的病症时,我仍会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兽医的帮助。” 媒体人杨杨 为救爱猫自学成“病友群”义诊达人 在猫咪“病友群”群里小有名气的杨杨,本身是个媒体人,同时也是自学成“医”的“家庭兽医”。说起自己自学兽医的缘故,杨杨表示还得从她收养的流浪猫“胀卜卜”开始说起。 2020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刚刚结束采访工作的杨杨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一只突然从路边蹿出来的、巴掌大的小橘猫。或许是天气太冷的缘故,小橘猫一下子就钻进了杨杨的大衣口袋。这个意外的“碰瓷”事件,让已经养了一只猫的杨杨又收获了一只需要“终身医保”的小病号。 “到家后没多久,‘胀卜卜’就开始大小毛病不断。从耳螨到球虫感染,从肠胃炎到绦虫病,好不容易都治好后又得了猫瘟……”杨杨陪胀卜卜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好不容易出院后,它又开始持续高烧,“检查后才发现,原来它得了猫传染性腹膜炎(下简称‘猫传腹’)。”杨杨说,为了医治胀卜卜,她几乎把工作积蓄都花光了,“那时候我连公积金都提出来了,还向家人朋友借了钱。”然而,在医院救治过程中,胀卜卜因输液过度出现肺水肿,又因用药不当导致溶血。接二连三出现问题,导致杨杨不得不开始自行研究猫咪的病理报告,没想到在此过程中学习了不少动物医学的相关知识。“当时我一方面是没什么钱,希望少走弯路多省点医药费,另一方面也是‘为爱发电’。慢慢地,我发现动物医学其实挺有意思的,还能帮到自己和别人,所以就坚持下来了。” 一开始,杨杨在各大网站自学动物医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关于猫传腹的线上公开课,详实的笔记让一位资深兽医大为触动,主动提出指导她学习。2021年,杨杨决定报考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成人教育。在两年时间里,她系统地学习了猫科疾病的诊疗知识,并考取了十多个相关证书。现在,她不仅能照顾好自家猫咪,还能为其他“铲屎官”提供帮助。 “印象最深的是帮助一宠主避免误诊。”杨杨说,某天深夜,一位宠主在猫咪“病友群”发了一张生化检查单,说刚领养的小奶猫被诊断为猫传腹。杨杨看到群消息后,建议该名宠主给小猫增加血常规和超声检查。检查后医生才发现,小猫的白细胞低得几乎测不出来,最终确诊为猫瘟。此后,越来越多宠主找杨杨帮忙,她也因此接触到很多罕见的宠物重症病例,还得到了隔空与全国各地知名宠物医生交流的机会。 杨杨擅长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复杂的病理,也因此获得不少宠物医生的认可,并请她代为向宠物家长讲解病情。杨杨说:“我学得越多,越觉得猫科疾病还有很多未知空间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我想继续往前走,能走多远是多远。” 专业视角 宠物生病应及时就诊 而非过度依赖免费义诊 在宠物医疗行业深耕多年的兽医“小马哥”(化名),对近年兴起的“宠物主自学兽医”现象有着深刻的观察。作为专业人士,他既理解宠物主人的焦虑和爱心,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象背后的风险与误区。 在小马哥看来,动物医学和人类医学一样,需要扎实系统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仅凭网络信息或书籍片段难以掌握核心知识。他建议,宠主可通过正规渠道学习,而非碎片化地“百度治病”。“大部分人自学靠的是查营销文,然后拿着不专业的分享质疑医生。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的心情和判断,还会进而影响病宠情绪。” 小马哥表示,理想的医患关系应是主人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决策,而非彼此替代。因此,他呼吁宠主遇到问题最好还是及时就医,“我们理解主人的焦虑,但如果猫猫生病了,还是应该及时到宠物医院看病,而不是依赖免费义诊。”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家有萌宠
  • A4: 全民迎全运
  • A5: 广州新闻
  • A6: 小e来了
  • A7: 天天福彩
  • A8: 公益体彩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