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近日,短剧《金猪玉叶》正式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线,顶着“周星驰首部短剧”的光环,首集上线一小时播放量便突破百万,也引来业内密切关注。目前,短剧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的新风口,时长短、节奏快、题材广且内容有趣,满足了观众碎片化的内容需求。短视频内容平台、长视频平台、电商巨头、硬件厂商等行业的大厂都在加紧布局。不过,短剧也存在内容参差不齐、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精品短剧将成主流,制作成本和门槛也会相应提高。
现象:短剧赛道吸引各路玩家
“短剧真的很容易上瘾,因为一集就两三分钟,我已经追了一个多月了。”广州白领陈女士告诉记者,“剧情虽然有点俗套,但是节奏快、不拖拉,让人很放松,不知不觉就上头了。”
在天使投资人郭涛看来,短剧作为一种新兴内容形态,其快速消费的特点满足了现代人碎片化的娱乐需求,短期内有其市场增长点。不过,若想实现长久发展,还应注重内容创新、品质提升和题材多样化,不能总是停留在“爽”“反转”“打脸”等剧情上。
目前,华策影视、柠萌影视、长信传媒等头部影视公司,以及周星驰、王晶等知名导演入局,让短剧之风吹得更盛。其中,华策影视延伸开发精品短剧,与抖音合作上映了《寻宋》《我的归途有风》。柠萌影视在抖音上共播出8部短剧及16个单元故事,总播放量超24亿。周星驰与抖音在今年1月达成独家精品微短剧合作,双方还将联合开发运营“九五二七剧场”。
短剧的火热,也为部分上市公司带来利润贡献。比如,爆款短剧《二十九》的制作方柠萌影视,2023年短剧相关业务收入3223万元,同比增长1241.7%;毛利率由2022年的-20.8%提升至25.2%。柠檬影视也在财报中明确表示:“短剧业务的迅猛扩张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利润贡献。”
另外,“短剧热”也带动了概念股的上涨。记者统计发现,二级市场中与短剧相关的概念股,如华策影视、唐德影视、慈文传媒等上市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也都经历了一波股价的上升。
业内:精品短剧将成主流
当前,短剧市场发展迅速,各类平台纷纷涉足这一领域,运作模式主要包括自制、合作制作、用户上传等多种形式。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已有7.94万家微短剧相关企业。
不过,短剧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问题。郭涛表示:“目前短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参差不齐,部分短剧存在低俗、暴力等问题;二是版权保护不力,盗版现象严重;三是盈利模式尚不成熟,大部分短剧平台仍以广告收入为主。”
在郭涛看来,短剧风口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市场需求、政策监管、技术创新等。“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短剧市场的热度仍在持续上升,但未来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调控。”郭涛预计,未来的短剧行业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内容质量的提升,注重精品化、差异化;二是版权保护的加强,打击盗版行为;三是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如付费观看、会员制等;四是技术的创新,如AI技术在短剧制作中的应用。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也认为,短剧行业将在爆火的同时受到监管的严格控制,短剧风口的持续时间难以确定。“未来的短剧行业可能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精品短剧将会成为主流,制作成本和门槛也会相应提高。同时,行业监管也会更加严格,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因此,未来的短剧行业可能会更加注重内容质量和规范性。”他说。
无备案微短剧将被限播
6月1日,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实施生效。新规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主体责任,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总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公示管理;总投资额度在30万元(含)至100万元之间且非重点推荐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进行规划备案审核和完成片审查;总投资额低于30万元且非重点推荐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的职责,负责内容审核把关与版权核定。此外,新规还强调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对此,经济学家余丰慧表示,新规要求微短剧必须经过审核并备案后才能传播,这旨在规范行业秩序,提升内容质量,保护版权,减少低俗、违法内容的传播。此规定能促进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内容的合法合规性,保障创作者和观众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