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奇到深爱,他在广州已经20年
法国人雨果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称不觉得自己是外国人

法国人雨果已在广州生活工作20年。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雨果和大女儿雅雅。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雨果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在珠江之畔,充满魅力的花城,法国人Hugo(中文名:雨果)书写了一段身在异乡的生活篇章。从香槟之城兰斯到繁华商都广州,雨果在广州度过了他人生中的20年。20年间,他从独自一人到拥有一个家。一起跟随雨果的足迹,探寻他在广州的生活故事。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冠柽

人物档案

姓名:Hugo(雨果)

国籍:法国

年龄:

现居住地:广州

人物经历:2004年来到广州学习生活,在广州生活将近20年,现为广州一法语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及教师。

初到羊城

“这里每寸地方都让我感到新奇”

20年前,雨果带着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从法国踏上前往广州航班。初来乍到,广州的繁华和独特的人文气息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雨果眼中,“广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里的每一寸地方都让我感到新奇。”雨果的广州之旅,就在新奇与探索中拉开了序幕。那时候,一句中文都不会的雨果因为语言问题闹过不少笑话。

2004年初到广州时,雨果居住在天河区东圃一带。他常听广州的朋友说可以去珠江边散步观光,但他不太理解“江”是什么意思,误以为家附近的小河涌就是珠江。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了真正的“珠江边”,才体会到珠江的宽广与灵动。他陶醉在珠江的美景中,仿佛进入一幅“有江有城”的美丽画卷。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雨果深知要想真正融入广州,必须掌握中文,因此他在华南师范大学报名学习中文课程,从最基本的中文发音开始,一步步攻克语言难关。雨果还记得,当年中文学习班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

学习中文

“不仅为沟通,更为理解这座城”

“学语言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我现在依然在了解很多东西。学一门语言也会让自己改变很多,一开始你会把学习重点放在词语、语法、翻译上面,后来你会发现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学好中文真不容易。”雨果分享说。学习中文的过程让雨果与广州这座城市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习中文不仅是为了沟通,更是为了理解这座城市。”雨果说。

日复一日的学习,年复一年的生活,雨果的中文水平进步飞速,现在已经接近母语者的水平。“学习语言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看得懂路牌了。我有时出差去别的国家,会觉得自己身在外国,但是在中国我没有这种感觉,因为语言没有障碍,我从不觉得自己是外国人。”雨果笑着说。

自2006年起,雨果在广州担任法语教师,帮助有意赴法深造的学子们实现梦想。在雨果看来,教师职业充满乐趣,“我享受倾听他人的观点,也热衷于探索多元文化。课堂教学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体验。”见证学生们的法语水平逐步提升,这份无以言表的成就感让他很满足。

“掌握中文是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对我来说,学习中文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更让我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会站在不同文化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雨果不仅深入了解广州的历史和文化,还与许多中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广州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现在,雨果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几乎可以达到母语者的水平。每次去饭店,他都能熟练地用中文点菜。语言之桥也让雨果跨越了文化的鸿沟,让他在广州找到了归属感。

定居广州

喜欢骑单车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

20年在广州的生活经历,雨果的人生因这座城市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他在广州与太太相遇并步入婚姻,从独自一人到拥有一个家,有了两个漂亮的女儿——雅雅和喵喵。

雨果说自己每天的生活都很简单,“送小孩上学,健身、工作,回家带孩子。我会尽量在生活和工作之间保持平衡,工作时间之余,我会尽可能地把时间留给家庭,陪伴孩子成长。”日常上下班,他特别喜欢骑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之间,感受广州的生活气息。

在他看来,广州人的性情温和、待人坦诚,即便在日常生活中的观点不一致,或是工作出现分歧,大家也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雨果说,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做法也逐渐塑造了他的性格,让他变得更加平和和宽容。

早在2014年,信息时报“洋媳妇洋女婿”专栏就采访过雨果。如今一晃十年,“真没想到10年之后,你们再次邀请我分享自己的生活。”采访中,雨果回忆起20岁刚到广州时的自己,“我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很勇敢,(当然)现在也干得不错。假设我那个时候选择留在法国,或者去英国发展,可能境遇又会不一样。但人生就是这样,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雨果笑着说,“生活就是这样,走一步、看一步。”

从一名对中国充满好奇的法国青年,成长为一名深爱广州的“老广”。雨果在广州的20年,诠释着文化交流的力量与美好。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成长轨迹,也是广州这座国际化都市多元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