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温滔 万陈晨 张晨牧) 近日,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大塘站正式移交运营,而此前,拆解段的员村站、天河公园站站台门改造工程也顺利完成,建设单位已把两个站象征调度指挥权、属地管理权和设备使用权的“金钥匙”同步交付运营单位。至此,十一号线全线车站和轨行区完成“三权”移交,全面进入运营调试阶段。
拆解段160个站台门“焕新”
据介绍,天河公园—员村区段(下称“天员区段”)拆解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对站台门进行改造,需将原本适用于二十一号线6B车型的站台门全部拆除,安装适用于十一号线8A车型的站台门。整个工程涉及2个站共160个站台门单元,总长度约720米。
对此,广州地铁创新采用多种方式并运用专利技术,提升施工效率。
提升设备运输效率。广州地铁分别调用十一号线赤沙车辆段作为拆卸物料存放地、十三号线二期天棠铺轨基地作为进场材料存放地,通过线路的联络线,将物料运送至天河公园站和员村站。“一进一出”的运输策略不仅有效缓解站内作业空间有限的问题,还大幅提高运输效率,避免市区交通限行和对乘客活动区的影响。
压缩结构改造时间。站台门立柱作为关键承重构件,其顶部和底部必须牢固地连接到风道梁及站台板上,以确保门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广州地铁协同设计院和供应商,运用理论计算、三维模拟、力学有限元分析等手段,通过以钢结构替代原有混凝土风道梁,成功将结构改造所需时间压缩至2天,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采用模块化装配式安装。为了提高安装速度,广州地铁采用模块化装配式站台门专利技术,预先在工厂完成整个站台门的组装、调试以及性能检测,在施工现场用“拼装积木”的方式,迅速完成安装作业。
全线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9%
天员区段拆解是十一号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据悉,从10月2日天员区段拆解启动施工以来,广州地铁联合运营单位、十一号线总包部及各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成立拆解工作组,按小时细化作业工序及运输计划,组织中国中铁、广州建筑、广州地铁咨询、铁一院监理等单位共计投入500余人进行现场作业。现场涉及的轨道、供电、装修、机电等13个改造专业,均编制各专业施工改造方案、安全保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等,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最终提前6天完成“三权”移交任务,为后续线路调试、验收等工作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十一号线(火车站—琶洲—火车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9%。31座车站、轨行区及赤沙车辆段全部完成“三权”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