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宠物食品企业前三季度业绩喜人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冰倩) 近期,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等宠物食品头部公司陆续披露三季报,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宠物食品作为养宠消费中的刚需产品,该赛道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同时,在此背景下,宠物食品消费正朝着精细化、科学化、健康化等趋势发展。行业专家称,企业的研发也要更注重个性化和精准营养,以满足多元需求。 三家头部公司收入净利润大增 乖宝宠物披露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17.96%;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49.64%;基本每股收益1.18元。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49.11%。乖宝宠物方面表示,宠物经济蓬勃发展。作为饲养宠物的刚性需求,宠物食品贯穿宠物整个生命周期,宠物食品行业规模也随之经历了快速增长。 中宠股份也披露了亮眼的业绩: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89亿元,同比增长17.56%;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59.54%。仅在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2.32亿元,同比增长23.55%;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73.18%。营收、利润均创了新高。 目前,中宠股份旗下拥有多个自主品牌,产品覆盖犬用及猫用宠物食品主粮、湿粮、零食、保健品等品类。根据中宠股份最新机构调研记录,境外业务是该公司占比较高且利润贡献较大的业务板块。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球拥有22个现代化宠物食品生产基地,自主品牌出口至全球五大洲68个国家和地区。 佩蒂股份方面,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34%至13.2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0.85%至1.55亿元。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8.01%,较去年同期提升11.19%。对于业绩增长,佩蒂股份称,随着宠物食品订单增多,公司海外、国内市场的收入都在增长。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其海外业务增长主要受益于海外ODM订单充足,柬埔寨基地产能释放顺利;国内则受益于自主品牌业务快速增长,代理业务有所收缩。 宠物食品市场容量大增速快 作为养宠消费中的刚需产品,宠物食品具有高消费、高频率的特点,是宠物消费市场的最大细分市场,同时也是宠物行业的重要支柱。相关机构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宠物食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6%,可以预见,随着养宠人群及宠物规模数量的增加,宠物食品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发展。 宠物食品市场容量大、增速快。因此,目前很多公司也在加大布局力度。以乖宝食品为例,其主营宠物犬用和猫用多品类宠物食品,主要产品包括科学营养配方的主粮系列,以畜禽肉、鱼肉等为主要原料的零食系列以及犬猫保健品系列等。中宠股份方面,产品也覆盖犬用及猫用宠物食品主粮、湿粮、零食、保健品等品类。 而佩蒂股份的业务覆盖畜皮咬胶、植物咬胶、宠物营养肉质零食、宠物主粮及湿粮等多个板块。从营收构成来看,佩蒂股份当前以宠物零食产品为主。今年以来,佩蒂股份在植物咬胶、动植物混合咬胶及营养肉质零食占比提升,并打造出爵宴鸭肉干等多个爆款产品,进一步提高了毛利率。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8.01%,较2023年度提升8.68个百分点。 同时,佩蒂股份也在拓展宠物主粮这个更大的赛道,包括自建主粮产能和运营自主主粮品牌。据悉,佩蒂股份在新西兰投入建设的年产4万吨主粮工厂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已储备了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的订单。 东海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国产宠物食品替代的推进,国内宠物食品品牌迎来了发展机遇。宠物食品国产升级、出口持续增长齐发力。同时,国内宠物数量持续增长且宠物消费呈现高质量发展。产品高端化和差异化是行业发展趋势,占据先发优势和具备规模效应的宠物食品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记者观察 “毛孩子家长” 越来越注重科学喂养 在宠物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宠物食品消费也在朝着精细化、科学化、健康化等趋势发展。《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74%的宠物主人在挑选宠物主粮时,更聚焦宠粮的营养成分、食材来源、科学配比,更看重宠粮营养成分的功能性及对宠物健康的积极作用。 当前,养宠人群开始专研配料表、分阶喂养以及天然无添加的健康饮食,正在形成科学的养宠“方法论”。在宠物主粮的选择上,养宠人士非常注重科学配比、多元肉源等,进行科学喂养。 同时,“毛孩子家长”还会关注宠物的养生,比如叶黄素、辅酶Q10等就备受关注。“猫咪有化毛、补充牛磺酸等需求,而狗狗更注重卵磷脂、鱼油等成分补充。”宠物主伊美表示,与以往“粗放式”养宠不同,现在养宠人士都将宠物当成“家人”,自然会更关注其健康。 上述这些需求的升级,正进一步推动主粮市场的细分。从“吃饱”到“吃好”,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到维生素、矿物质及必需微量元素,每一项都需精心配比。 定制化饮食,甚至是根据宠物口味偏好调整食谱,已不是件稀罕事。另外,越来越多的宠物主倾向于选择无添加、无谷物的天然食材作为宠物的主食或零食。这也是品牌们未来发力的一大方向。 与此同时,宠物“家人化”的趋势推动了宠物食品的品质升级,企业需要在产品中注重宠物的营养需求和身体健康,从而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行业专家认为,在这一趋势下,宠物主粮品牌也需要朝着高质感、专业配方、功能保护和自然少添加等方向进阶。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
“双11”白酒需求热度提升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冰倩 ) 国庆假期过后,白酒市场的需求与热度仍在持续。近期正值“双11”大促,不少消费者表示会“囤货”,白酒产品的销量也呈上升趋势。 价格方面,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百亿补贴活动,不少白酒产品的到手价格会比平常更加优惠。如京东超市白酒自营专区,记者看到原价2999元一瓶的飞天茅台,叠加百亿补贴后到手价格为2499元。 而商超、烟酒专卖店渠道折扣力度较小。近期,记者调研走访市场发现,线下渠道的飞天茅台售价依旧坚挺。如在朴朴超市,飞天茅台的到手价格为2698元/瓶;在盒马鲜生,该产品的到手价约为2750元/瓶;在广州的永旺超市,飞天茅台的售价也达到2699元/瓶;而在ole超市,飞天茅台的售价更是达到3699元/瓶。 有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正值电商平台大促,超市也会针对部分白酒产品搞优惠促销活动,到手价格会比平时便宜,但类似飞天茅台这样的产品没有大的优惠。 此外,从多家线下烟酒专卖店的咨询情况来看,飞天茅台当前的售价基本维持在2400~2600元/瓶,与电商平台的价格相比显然高出不少。对此,某烟酒店老板也坦言,这段时间以来店内咨询价格的消费者,多数会提及电商平台的价格,认为电商平台上买更便宜;但也有老客户更信任线下门店,认为不会有买到假货的风险。 对于白酒产品线上线下渠道价格的差异,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电商平台和传统渠道挣钱的模式不同,电商平台在“双11”期间需要“造势”,需要数据支撑,就会以会员数、流量为指标,甚至亏本引流,而线下渠道受制于各种成本,需要保证利润空间,并不能做到与电商平台同等的价格。事实上,今年“618”期间也有电商平台白酒大幅降价的情况出现,但时间都不长。从长远来看,这种现象不可持续。 当下,白酒行业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复杂的市场环境考验的是酒企的综合实力,以及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作为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近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7.76亿元,同比增长16.95%;净利润608.28亿元,同比增长15.04%。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表示,贵州茅台具备品牌护城河,渠道抗风险能力强,在当前产业加速出清背景下,公司以政策空间换时间,供给端针对总量、结构、价格的调节工具众多且操作空间充足,有能力通过主动的逆周期调整以实现平衡、长远、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