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版权”元素融入地铁空间
广州首个非遗版权主题列车启动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郭展鹏 通讯员 荔宣) 昨日,荔湾区在地铁11号线石围塘站举行“荔湾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艺启荔湾,版权同行’开往春天的版权列车”启动仪式。作为广州市首个非遗版权主题列车,活动通过空间展示、数字传播等多维形式,展现了荔湾深厚的文化底蕴,凸显了版权保护对非遗传承的重要作用。

本次活动采用版权主题列车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在地铁11号线定制专属主题车厢,深度融合岭南建筑色调与非遗技艺纹理,通过现代视觉语言诠释传统韵味,集中展示非遗项目的版权转化作品,生动呈现民间非遗版权保护成果。

八节车厢,分别承载着以陈少芳、张民辉、谭广辉、尹志强、翟惠玲、唐锦全、何丽芬、谭展鹏、周承杰、王新元、梁向昭、练晓红等非遗大师为代表的“三雕一彩一绣”、剪纸、泥塑、西村窑等非遗版权作品,以及立白科技集团、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广州市金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版权IP呈现,还打造了“荔湾全民阅读”主题车厢。

市民走进车厢,像踏入一个移动的非遗版权博物馆,可以直观感受非遗之美。扫描车厢内的二维码,关注“荔湾民间文艺版权”微信公众号,可以了解荔湾版权工作成果,欣赏到荔湾版权文创产品的独特风采。

象牙雕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民辉表示,将非遗作品呈现在地铁车厢的形式十分新颖,“乘客在车厢内看到非遗作品,产生兴趣后会去了解。这对传播非遗项目来说,是很好的方式。”

荔湾区入选中宣部2024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荔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荔湾区入选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后的重要实践之一,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等多方资源,探索“非遗+版权+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作为荔湾区2025年“4·26”版权宣传周重要活动之一,此次“开往春天的版权列车”活动将持续至5月4日,通过地铁空间打造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场景,展现荔湾非遗魅力与版权保护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