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在广州大剧院复演,打造文旅消费新引擎
“来旅游还可以看演出,超值!”

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剧照。受访者供图

信息时报讯(记者 叶佳茵)五一假期,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在广州大剧院复演。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指导与支持下已经演出15场,该系列制作也迎来第50场演出,标志着本土打造的歌剧“广州模式”正式成为文旅消费新引擎。

西方歌剧有了“粤式基因”

据了解,该剧以西方歌剧为骨架,注入浓郁“粤式基因”。观众不仅能在演出中邂逅“神奇凉茶档”“鸡公榄”等广州元素,更可参与剧情走向的互动设计。当身着宁采臣戏服的“粤式医生”突然冒出粤语台词,当桌底意外翻出五指毛桃药材,这种法式优雅与广式幽默的碰撞,令现场观众直呼“好盏鬼”。

演出突破传统歌剧年龄限制,吸引3岁孩童至80岁长者全龄层参与,更吸引广交会外商、港澳文艺界人士专程体验。从俄罗斯慕名而来体验沉浸式喜歌剧的文艺工作者评价:“这个剧目充分利用了小剧场空间所有可变方式,打造了一个能让人完全沉浸的、具有现代语境的童话故事。”

据介绍,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讲述了少女劳蕾特在现实与梦境中穿梭、寻找解开爱情难题“秘方”的故事。为加强人物戏剧冲突,让两个时空的转换更为流畅,编剧在序曲前新增现代戏,并通过舞台的灯光变化和舞台效果的运用,增强梦境的氛围感。

音乐方面,为了均衡歌剧演员与童声合唱演员声音听感,音乐总监将原本的童声合唱唱段,调整为童声与主演共同完成,同时增加室内乐队中钢琴、长笛、第一小提琴的独奏比重,并增强不同乐器之间、器乐与声乐之间的互动性,用乐器的音色突出音乐中的戏剧色彩。为了让表演呈现深入人心,本轮演出提前两个月进行复排打磨,并在演出中增加互动环节,观众参与决定剧情走向,大大提升演出互动性。

“三化”革新破解曲高和寡

据悉,自2022年首创沉浸式歌剧品牌以来,广州大剧院已推出《丽塔》《苹果之夜》《神奇医生》三部作品。通过制作轻量化、场景生活化、语言本土化的“三化”革新,成功破解歌剧艺术曲高和寡的困境。演出与城市地标深度联动,观众跟随剧情穿梭广州街景,形成“看演出—游城市—品文化”的文旅闭环。根据携程“跟着演出去旅行”项目统计,沉浸式演出可提升目的地城市20%的游客复访率,本次广州大剧院通过与索菲特酒店合作推出“演出票+酒店住宿”套餐,打造“艺术+旅游”一站式服务。不少外地观众被套餐吸引,表示五一假期来广州旅游还可以看演出,“超值”!

未来,该剧将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文化项目赴法交流,并于“十一”和元旦假期复演,推动“演艺+文旅”模式迭代升级,将沉浸式喜歌剧与旅游、商业深度融合联动,把沉浸式喜歌剧作品转化为文旅产品,吸引年轻人和城市游客参与体验,构建城市消费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