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你知道“手球”这项运动吗?在广州,手球正在校园悄然兴起——身着护具的少年轻盈跃起,手腕翻转间,彩球划出抛物线直击球门死角。这项融合篮球战术、足球跑位和水球对抗的小众运动的背后,有“小胖墩”蜕变为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成长传奇,更有退役队长以教师身份薪火相传的故事。在体教融合模式的推动下,这项小众运动正在掀起新一股校园体育热潮。
□A06~A07
策划 伦少斌 胡巧娟
统筹 马向新
撰文/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智顼颖 宋佳媛 (除署名外)
体教融合
小众手球运动
走进广州校园
每天早上6点至7点,下午3点到6点半,是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原东圃中学,下文简称“广奥”)高中部手球队队员雷打不动的训练时间。近日,记者来到广奥高中部手球馆,了解手球队队员的训练实况。
传球如闪电、射门似雷霆……在这场“空中闪电战”中,有的队员运用贴身逼抢方式进攻,有的跃起挥臂射门,在落地的瞬间翻滚以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队员在攻防转换间尽显锋芒,圆满完成快板空中接力射门、手腕旋转反弹射门等高难度动作。据悉,为提高队员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快速做出传球、掩护、防守等决策,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他们还需要反复进行战术磨合和位置轮转,才能提升彼此间的作战默契。
为平衡学生的文化课与训练,黄村体育训练中心常态化为广奥手球队开放专业场地,广东省手球协会的省级手球队也定期与其开展交流赛。广奥还联合天河体育中心引入全国手球冠军、退役运动员担任专职教练,并精细化统筹时间安排、定制双轨协同管理机制和教学方案。2023年7月,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学区手球联盟(下文简称“手球联盟”)在广奥正式成立,为周边12所中小学校送去专业教练的手球课程。
在体教融合的模式下,从化区青少年手球队也为队员制定了固定的训练时间。就读于从化区城郊小学的付雨菡,在小学二年级时就被选入手球队。接触手球这两年时间里,逢周一至周五,他都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每天练习约1个小时。目前,他已参加3次区级手球赛、1次市级手球赛。擅长手球运动的他,学习成绩同样名列前茅。“比赛和学习同样重要,手球运动能帮助我化解学习压力,每次打完比赛我都非常开心。”付雨菡分享道。
热血拼搏
“小胖墩”变身国家一级运动员
据了解,每年,广奥手球队都会通过天河区小学生赛和广州市手球锦标赛选拔手球省运会的队员,确保队伍的持续发展。广奥高中部体育老师杨大海表示,“成绩优异者可通过手球特长生的方式考进广奥高中部。”
正在读高三的黄梓涛是广奥手球队的核心队员,他在小学五年级时初次接触手球。说起刚开始手球训练那段经历,他笑着说:“小学时我还是个‘小胖墩’,练手球后体重才慢慢减下来,身体也变得更健康了。”
如今,黄梓涛已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他表示,手球不仅改变了他的体型,更塑造了他的团队协作能力。“作为球队的底线球员,我需要与队友密切配合,指挥防守。每次比赛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手球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团队合作。无论输赢,我都会全力以赴。”
黄梓涛的目标是通过手球特长考入理想的大学,尽管他目前的运动成绩还未达到顶尖水平,但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如果没有练手球,我可能只会走高考这条路。但现在我多了一个选择。”目前,黄梓涛一边努力提升手球技巧,一边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弟学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