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玉琴 通讯员 许婉)在城市奔忙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新就业群体,常常面临“热饭难求”的困境。近日,黄埔区鱼珠街道金碧社区携手在当地经营了28年的和荣餐厅,创新推出社区“暖心餐厅”,为“城市守护者”点亮一盏温暖的灯。
纾解困境:依托民生微实事化解社区难题
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新就业群体工作强度大、用餐时间零碎,如环卫工人上午10点半已结束清扫,外卖员则要忙碌至午后1点才能休息。尤其在炎炎夏日,骑手汗流浃背却难觅合适的休憩地,路边小憩、吃一碗泡面果腹成为常态。与此同时,金碧社区里不少中小商户陷入客源减少、经营承压的困境,扎根金碧社区28年的和荣餐厅便是其中之一。去年,为维持生计,和荣餐厅甚至将一半门面出租给生鲜肉档。
面对新就业群体“用餐难”与商户“经营困”的双重难题,鱼珠街道金碧社区深入调研后创新思路,摒弃传统直接补贴模式,依托民生微实事,主动对接有社会责任感的商户,最终与同样希望回馈社区的和荣餐厅达成合作。7月8日,这个旨在服务新就业群体、激活社区经济的“暖心餐厅”项目应运而生。
暖心落地:为基层劳动者打造“能量补给站”
在金碧社区的支持下,和荣餐厅专门为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等群体推出12.3元的“暖心套餐”。据悉,“12.3元”的定价寓意“一份爱心、两份菜式(一荤一素)、三件套齐全(含主食)”。餐厅老板娘吴彩承诺,所有食材保证新鲜,确保劳动者不仅吃得饱,更能吃得好、吃得放心。为了让这份实惠更具温度,餐厅每日提供免费续汤加饭服务,并在酷暑时节贴心准备免费的糖水和凉茶,以及提供歇脚、手机充电、血压测量等服务,使这个普通食堂变身基层劳动者的“能量补给站”。作为金碧社区的老街坊,吴彩还主动提出,社区60岁以上的长者同样可以享受同等优惠。
共赢循环:用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文章”
据悉,“暖心餐厅”项目一经推出,便收到了新就业群体的良好反馈。外卖小哥张先生感慨道:“以前为了跑单,高峰期常常吃泡面应付,现在12.3元就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还能免费加饭加汤,中午还能在这里休息,感觉特别好。”
吴彩介绍,自“暖心套餐”推出后,餐厅的客流量便增加了约25%,及时缓解了餐厅的经营压力。“我们没有做直接的现金补贴,而是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共赢。”金碧社区专干朱琳表示,这种“零额外补贴成本+质优价廉餐食+精准流量导入”的运作方式,巧妙地将解决民生痛点、提振社区小微经济、深化基层治理三者有机融合,构建起一个互助共赢的良性社区生态循环。黄埔区鱼珠街道党建办主任丁莉斯表示,未来街道和社区将持续扩大合作范围,引入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