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 广州新闻
  • 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搭建多元场景 “助燃”消费市场

    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今年重点任务以来,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建设银行广州分行紧跟政策导向,围绕“金融+场景”加大金融供给,点燃城市“烟火气”。该分行全力推进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建设和创新应用,惠民服务再升级,主动承接各类促消费活动,发挥体系化金融服务优势,为居民消费需求注入金融动力。截至目前,该分行数币累计消费4310万笔、金额82亿元。 打造“金融+场景”,培育新型消费业态 建行广州分行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开展多类型的促消费活动。该分行全力打造“龙卡信用卡 优惠666”品牌,围绕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场景推出了一系列专属活动。目前,广州地区建行信用卡持卡客户数超200万户,信用卡与消费金融贷款余额超400亿元。 今年“五一”,2025年榴莲嘉年华在南沙港口新鲜集市举办,来自泰国的金枕、猫山王等榴莲鲜果“开柜即售”,吸引珠三角市民蜂拥而至。在这场消费盛宴背后,建行广州自贸区分行精准发力消费金融,以真金白银的优惠助力市民实现“榴莲自由”。 “用建行信用卡支付,直接减了50元,这榴莲买得更划算了!”市民陈先生兴奋地展示手机上的支付记录。据悉,建行广州自贸区分行针对这次榴莲嘉年华,联合南沙港口新鲜集市推出“满200减50”“满100减30”等多档消费券,覆盖榴莲、山竹、蓝莓等进口鲜果,市民通过建行信用卡或数字人民币支付即可享受优惠,将金融服务嵌入“全球鲜果直通车”链条,让高品质进口水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金融支持消费升级,不仅是简单的让利促销,更是培育新型消费生态的重要抓手。”建行广州自贸区分行相关人员表示,“未来还将围绕南沙滨海文旅IP,深化‘金融+消费+文旅’场景建设,通过数字人民币、消费快贷等工具,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助力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据了解,建行广州分行积极参与广州市商务局组织的广州城市诚信建设、消费促进系列活动,全面激发消费市场活力。该分行面向广州地区广大市民,依托头部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行生活等系统,开展“特邀客户一分购”“支付宝收银台随机满减”等“线上+线下”多场景信用卡消费优惠活动;结合地区特色,开展南沙“榴莲嘉年华”、从化“荔枝节”等属地化活动。 “政企银”三方联动,护航“预付式消费” 当前,“预付式消费”已成为一种热门的消费模式,便利了生活,繁荣了市场,但随之而来的资金安全、商家违约等问题也在困扰着行业。 建行广州分行与广州数字科技集团联合搭建的数字人民币“广信预”预约消费保障服务平台,给出了一份创新答卷。作为重点实验室孵化的首个重大应用成果,“广信预”平台依托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提供的数字人民币App“元管家”预付资金管理模板,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开发建设运营。 据了解,该平台借助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构建对预付资金、履约行为与支付结算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资金“一笔一清、实时清算”,切实保障消费者预付资金安全。而平台内大量入驻商户(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也成为银行探索场景金融的突破口。 在数科集团不提供担保、不占用其授信额度的前提下,建行广州分行针对性设计了“粤信云贷”专属方案。据悉,该产品设计精准匹配商户需求,单户最高可贷300万元、最长期限3年;审批环节灵活高效,做到“数据越全、额度越优”;同时提供信用类贷款专属利率优惠,采用“每月还息、到期还本”的还款方式减轻商户短期压力,且通过企业与企业主互负连带责任保证,进一步夯实还款承诺。 这一创新可谓“一举四得”:监管系统与金融服务的结合,让预付消费更安心;商户无须担保即可获得低成本贷款,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金融赋能提升了企业的平台吸引力,助力政府民生工程落地;银行通过场景深耕,既服务了实体经济,也开拓了普惠金融新路径。 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建行广州分行坚持金融为民的初心,聚焦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需求,通过推出多元化金融产品、场景化服务及惠民让利政策举措,多维度发力提升金融服务能级,发挥金融作为供给与需求的纽带作用,支持消费扩大和提质升级,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扩大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赋能消费者品质生活。 专题|撰文 张柳静 陈霜

  • 佛山顺德确诊478例基孔肯雅热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漫 通讯员 粤疾控) 昨日,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7月8日,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佛山市区各级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业力量,全力开展防控工作。经主动病例搜索和检测,截至7月15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据广东疾控专家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靠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广东疾控中心提醒,“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回来后,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据了解,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均由伊蚊传播,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初期都有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容易混淆。不过,二者也是有区别的,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提醒广大市民要增强防控意识,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从源头上消除蚊虫滋生环境;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知多D 婴幼儿老年人感染后或有严重并发症 患者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身体会出现这些症状:高烧急袭,患者体温会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持续高烧不退,就像身体里有个“小火炉”熊熊燃烧;剧痛缠身,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关节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如被施“酷刑”,特别是手脚的小关节,疼到让人走路都打战。“基孔肯雅”的含义就是“屈曲如被折断”,描绘患者因剧痛而弯腰的姿态;皮疹显现,高烧数天后,过半患者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 感染基孔肯雅热,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但关节疼痛可能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预防。

  • AI赋能 推动纺织业“智”造美好未来

    信息时报讯(记者 曹婧云)昨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支持的“2025首届中国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大会”在海珠区开幕。 现场,首份AI+纺织应用“宝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中国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权威指导与趋势引领。首个产业+人才联盟——海珠区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人才)联盟正式成立,创新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纺织产业的智能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推动行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首个产业研究院——广州市现代纺织服装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筹)在会上正式揭牌,引入东华大学教授团队领衔主导,围绕引才用才、推介交流、成果转化三大功能,打造创新引擎核心载体,推动海珠中大纺织商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发表题为“AI赋能纺织产业发展”的演讲,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纺织产业中的前沿应用与未来趋势。唯品会AI产品负责人等多位行业专家也分别围绕“AI+纺织”展示AI在纺织产业各环节的创新实践。 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海珠区将充分发挥“海珠合伙人”机制优势,打造暖企新模式,从“服务企业”提升为“和企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下一步,海珠将进一步突出“AI+”引领作用,扩大“数字+”产业优势。

  • A1: 头版
  • A2: 时报调查
  • A3: 时报调查
  • A4: 广州新闻
  • A5: 广州新闻
  • A6: 区区无小事
  • A7: 天天福彩
  • A8: 公益体彩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