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确诊478例基孔肯雅热
主要集中在乐从北滘陈村,均为轻症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漫 通讯员 粤疾控) 昨日,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7月8日,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佛山市区各级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业力量,全力开展防控工作。经主动病例搜索和检测,截至7月15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据广东疾控专家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靠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广东疾控中心提醒,“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回来后,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据了解,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均由伊蚊传播,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初期都有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容易混淆。不过,二者也是有区别的,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提醒广大市民要增强防控意识,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从源头上消除蚊虫滋生环境;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知多D

婴幼儿老年人感染后或有严重并发症

患者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身体会出现这些症状:高烧急袭,患者体温会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持续高烧不退,就像身体里有个“小火炉”熊熊燃烧;剧痛缠身,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关节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如被施“酷刑”,特别是手脚的小关节,疼到让人走路都打战。“基孔肯雅”的含义就是“屈曲如被折断”,描绘患者因剧痛而弯腰的姿态;皮疹显现,高烧数天后,过半患者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

感染基孔肯雅热,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但关节疼痛可能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