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咯血?警惕三种疾病尽早就医
三种疾病分别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癌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古惠文) 张叔平时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基础疾病,每天吸一包烟,有近30年的吸烟史。最近一个月,张叔反复咳嗽,起初咳嗽伴有血丝,以为是天气过于干燥导致,没有太在意。某天早上起床后,张叔突然咳嗽不止,咳出大量鲜血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发现张叔是因为右上肺肿瘤侵犯了肺内小动脉导致的咯血。医生为张叔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顺利止住。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郭力恒介绍,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出血经口腔排出。其表现形式多样,可能是痰中带血丝,也可能是整口鲜血涌出,甚至伴随鼻腔出血。根据24小时出血量,临床上将咯血分为少量咯血(<100ml)、中量咯血(100~500ml)和大量咯血(>500ml或单次>100ml)。

郭力恒表示,“出血量并不完全等同于病情严重程度。例如,小量咯血可能提示早期肺癌,而反复中量咯血可能是凝血障碍,会导致失血性休克。”

咯血有三大常见病因。一是肺结核,这是我国咯血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尤其是陈旧性肺结核合并空洞形成时,易引发大咯血;二是支气管扩张,反复感染导致支气管壁破坏,血管裸露,咳嗽时可破裂出血,常伴随脓痰;三是肺癌,中老年吸烟者痰中带血需高度警惕,中央型肺癌易侵犯大血管,引发致命性咯血。此外,如二尖瓣狭窄导致肺静脉高压,可能诱发粉红色泡沫痰伴咯血;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血管炎或肺栓塞等均可引起咯血。

郭力恒特别提醒,咯血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患者无需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通过科学认知、及时诊疗和规范管理,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预后。需要牢记的是,无论咯血量多少,尽早就医永远是守护生命的第一原则。

突然咯血,记住“黄金四步”

1 保持冷静与正确体位

患者应取患侧卧位(明确出血部位)或半坐位,避免血液流入健侧肺引发窒息。切勿仰头,防止血液倒流至气管。

2 严格禁食与呼吸道管理

大咯血时禁食,避免呛咳加重出血。可用冰袋敷患侧胸部收缩血管。鼓励患者轻柔咳嗽,排出气道淤血块,禁止自行服用强力镇咳药。

3 及时就医与必要检查

咯血患者均需就医,急诊首选胸部CT,能精准定位出血病灶;对疑似肺栓塞者需行增强CT肺动脉造影;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直接观察出血点并止血。

4 识别窒息信号争分夺秒抢救

突然面色青紫、烦躁、大汗淋漓、喉部喘鸣音提示血块堵塞气道,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法冲击上腹部,或使患者以头低足高位拍背排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