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 老友记
  • 花甲行者光影师者

    人物简介 曾萍,国家一级摄影师、国家职业技能摄影师高级考评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终身会员、广州老年大学摄影教师。曾系统学习摄影,1991年开始专注人像摄影,多次为明星拍摄肖像;从事摄影工作40多年,执教30余年。 年逾花甲,她单人单车自驾旅游,用摄影记录祖国大好河山。拍摄之余,她三十多年如一日,在高校和老年大学讲台上悉心授业,传授摄影技巧。她是广州老年大学摄影教师曾萍,从风霜凛冽的无人区到暖意融融的教室讲台,从定格人像的细腻神韵到捕捉山河的磅礴气韵,她以一颗炽热的心,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真谛。 自驾旅游记录路上风景 花甲之年,多数同龄人在家中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而曾萍却“反其道而行之”——单人单车自驾游中国。这一年,是2018年。 这并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事实上,60岁那年,曾萍就开始系统地规划自驾游的路线。从G318国道的高原风雪到G219国道“丙察察”的悬崖险路,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无垠黄沙到洛克公路的原始秘境……她驾车驶过315、317、214、216、109等国道,带着相机和无人机驰骋于大江南北,进藏、入疆、穿甘南、走青海,累计行程超过8万公里。 旅途中,曾萍也曾遇到各种困难,但她从未退缩。她的摄影内容涵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无论是用无人机航拍还是用相机拍摄,她总能捕捉那些别人容易忽略的细节。镜头背后,是她对生活敏锐热情的注视,是对祖国河山的深沉爱意。 讲台上与学员双向奔赴 2007年,曾萍开始在广州老年大学任教。彼时,她还是高校的专职摄影老师。在老年大学,学员学习摄影的热情深深打动了她,让她感受到“教与学”的双向奔赴。 自驾归来后,曾萍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她不再对着PPT“照本宣科”,而是直接对学员的作品点评,用照片讲透拍摄构图、光线运用、人物表情、后期处理等知识。这种“实操式”教学受到学员的欢迎,也帮助她迅速掌握学员的水平。“现在PPT基本只用于理论教学和材料展示,我更愿意实操教学,在拍摄的过程中把原理讲透。”曾萍笑着说。在她的课堂中,实操课程占了七成。课堂上,她会要求学员带相机实拍,不依赖外出采风,也能利用自然光线和空间营造拍摄场景。 曾萍擅长人像摄影,文工团出身的她还会跳舞,在教学中常亲自上阵做模特,指导学员“凹造型”,培养学员的“镜头感”。学员拍摄时,她会细致地讲解不同光线对人物轮廓的影响;上课时,她会花时间逐一点评学员的作品,从前期构图到后期处理,逐一指出作品的优点和问题。“曾老师很有耐心,有些刚来的新同学连相机功能都不会用,她会手把手地给他们补课。同学们的照片存在问题,她会马上指出,学习效果非常好。”班长邝应权说。为了让学员更好地学习,曾萍自掏腰包帮大家买U盘,把软件和资料都放进去。每学期,她还会购买小礼物送给获得“优秀作品奖”的学员。 老年学员忘性大,曾萍从不急躁,“对待他们,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她把教学内容量化,将摄影术语转化为具体的数值以及对应的效果,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老人其实和小朋友一样,喜欢热闹、有趣、有参与感的课堂氛围,我就把课堂变成一个摄影游乐场。”曾萍笑着说。目前,她坚持每周授课,课内课外和学员互动不断。在她的班里,有不少学员跟随她学习超过10年,有十几名老学员追随至今。 筹办个人摄影展“圆梦” 除了热衷摄影和教学,曾萍还热心公益,用善举帮助有需要的人。她曾到广西支教一年,2019年还将摄影作品《金三岭长城》拍卖所得的3.8万元悉数捐赠给支教学校。自驾旅游新疆途中,曾萍发现当地天气比较冷。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来后自发织围巾送给当地群众。去年,她还和广州老年大学学员一起为西藏群众织围巾。 镜头里,永远有新的故事。曾萍本人也正在为自己多年的梦想而努力:举办一场个人摄影展,把几十年走过的路、拍下的照片、感受过的美好一一展示,向这个世界,表达一位摄影师最深情的致敬。信息时报记者 刘展萍

  • A1: 头版
  • A2: 高考直通车
  • A3: 中考直通车
  • A4: 老友记
  • A5: 老友记
  • A6: 老友记
  • A7: 爱心档案
  • A8: 防御台风“韦帕”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