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市银龄学堂启动
院士领衔“开学第一课”

银龄集市热闹开市。

器乐演奏《彩云追月》。

华农教授汪国平。

扫码直达
“广州银龄学堂”

扫码进入报名群

日前,2025年广州市银龄学堂启动暨“开学第一课”活动在国家老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分校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信息时报社主办,广州市时报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报老年大学承办,国家老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分校提供支持,标志着广州老年教育服务迈入“线上赋能、线下深耕”的全新发展阶段。

本版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陈少韩

银龄集市服务老年群体

活动启动前,华南理工大学长者乐园内的银龄集市已热闹开市。智能健康体验站、智慧安居展示、银龄健康义诊等特色摊位前人头攒动。健康监测仪器试用、适老化家居方案咨询、医疗问诊等服务精准对接长者需求,让老年人直观感受科技与服务带来的生活便利。73岁的周姨和两位好姐妹一起来逛银龄集市,共同体验了转盘答题活动、“耳穴埋豆”中医疗法以及AI鹰瞳测试。周姨说:“这种集市很好,很方便我们了解体验一些新事物,开眼界了。”

书香流转传承站的闲置书籍交换活动更添文化气息,现场互动氛围浓厚。在老年大学门前广场,华工老年大学学员代表演绎的大鼓《盛世欢歌》气势恢宏,绸缎与扇子舞灵动舒展,尽显银龄活力;室内,器乐演奏《彩云追月》与舞蹈表演《光亮》相映成趣,传统艺术与现代舞姿的交融赢得全场掌声,为活动拉开精彩序幕。

院士开讲阐述人居声环境

作为活动核心环节,“开学第一课”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吴硕贤领衔开讲。吴硕贤以“重视听觉关怀,改善人居声环境”为主题,深入阐释声音与听觉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剖析噪声危害,详解建筑声学设计、城乡防噪规划等改善措施,强调人居声环境对健康与生活品质的意义。

课后,吴硕贤分享自己上课的感受。他说:“给老年人讲课要科普一点,多一些深入浅出的内容。”对于广州银龄学堂的启动,吴硕贤说:“这种模式很好,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也有自己求学的愿望。他们除了之前从事的专业,也可以通过广州银龄学堂接触到其他专业的知识。”

广州银龄学堂服务体系再升级

据了解,银龄学堂创新的“媒体+教育+社区”模式已构建起“1+100+N”教学网络,2024年累计开课超4000节、服务超10万人次;2025年上半年服务超5万人次,学员满意度达95%以上,更打造了舞蹈大赛、摄影大赛和院士直播等多个特色展示平台。

此次全新启动的广州银龄学堂进一步升级服务体系:线下依托21个教学点开设60个班级,每期可服务学员900人次,组建“专业教师+银发志愿者”师资队伍及专属智库,今后逐步拓展办学规模和师资;线上在“广州日报新花城”App“银发”频道、微社区e家通公众号矩阵等平台设专属入口,打造100多个街道社群构建全域学习网络。广州银龄学堂通过探索全方位、广覆盖、多联动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打造开放共享、公益普惠的老年学习平台,持续推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实现,着力打造全国老年教育创新示范标杆。

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银龄学堂聚焦“五个老有”特别是老有所学目标,在总结基层老年协会“长者学堂”项目经验基础上,整合优质资源推出普惠性老年教育服务,满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未来广州将持续优化健康养生、智能技术、文化艺术、生活技能等多元化课程体系,力争将其打造成长者欢迎、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民生品牌,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助力广州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打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广州样本”。

阳台种番茄?华农教授支招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汪国平在互动体验中分享“天使之吻”番茄研究成果,从选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为长者量身定制阳台种植简化指南。汪国平还向在场长者赠送番茄苗,鼓励大家在农耕体验中收获健康与乐趣,丰富晚年生活。

课后,汪国平收获一批老年“粉丝”。78岁的吴伯说:“我出生在农民家庭,在田间长大。现在,我依旧对种植很感兴趣。汪教授的番茄研究成果非常好,他还教给我们很多种植技巧。回家之后,我准备开始在阳台种番茄。”

开学有礼 购课抽奖

如果您也想报名广州银龄学堂,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群。近期,广报老年大学东峻旗舰校区开学有礼,成功报名的学员均可参与抽奖(每报一门课程抽奖一次),有机会获得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