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篮球场旧貌焕新颜 打球有了好去处
“前不久还是杂草丛生的闲置地,现在变成漂亮的小公园,大家多了一个休闲锻炼的好去处。”番禺区大石街植村村民华哥每晚都到天骄公园散步,公园里清新自然的空气、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他倍感舒适。据悉,番禺区大石街植村村民生微实事项目天骄公园近日建成启用,得到村民群众点赞。 根据群众的需求,大石街全力办好“民生微实事”项目,除了天骄公园建成启用,多个村居篮球场升级改造、公共体育配套新建设施项目也陆续完成。 闲置地变身休闲公园 植村村地理位置优越,辖内有大石地铁站出入口,植村村实际服务人口约5万人,周边村民对休闲场所需求日益显著。秉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原则,大石街道党工委、植村村党总支通过“四下基层”、日常走访等方式,同步依托五级基层组织架构动员党员,围绕群众需求、选址等广泛听取村民群众意见。植村村结合发展需要和村民所盼,决定将一处约4700平方米的闲置地打造为“休闲地带”(天骄公园),实现满足群众需求与改善村容村貌双赢。 据悉,该闲置地正对着植村村大牌坊,紧邻村民生活区。“之前那里种了一些植物,后面又长了不少杂草,加上很多垃圾堆积在此,这里成为村里一个卫生死角,清理比较麻烦。”植村村委工作人员介绍。 一直以来,植村村注重营造辖内良好营商环境,天骄公园建设得到辖内企业大力支持,捐赠项目资金约200万元,分别用于绿化、灯饰、雨水排水管道铺设等项目。结合植村村打造大石街“百千万工程”示范点的契机,植村村全面推进闲置地升级改造,设计多层次绿化景观,既有高大的乔木遮阴,也有低矮的灌木和花卉、绿草增添色彩;园内设置多个健身区域,配备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器材以及舒适的长椅;此外,还设有路灯和装饰灯,为村民夜间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健身区、步行区、休息区……经过约2个月改造,闲置地成功被改造成功能齐全的小公园,村民有了休闲、锻炼的新去处。公园建成后,村里还经常在此举办爱树护绿、“童趣缤纷、与你同行”“关爱小候鸟”等主题活动,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多个旧篮球场升级改造 现在路过滨江绿园篮球场,可以看到整个球场焕然一新,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白天居民在场边带娃休息、晚上球友相约在这里打球。而在不久前,这片球场还十分陈旧,地上的漆基本掉了,中间还有条很长的裂缝,有居民曾在打球时被绊倒。 据介绍,滨江绿园位于大石街银湾社区,开发至今约30年,不少公共配套设施变得老旧。借着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契机,银湾社区党支部将升级改造滨江绿园篮球场列为今年的“民生微实事”之一,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球场成功翻新,并于8月举行了小区篮球赛。“这是一个好的开头,接下来我们可以与周边小区联动打友谊赛或在小区举办更多活动。希望通过推进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微实事,给大家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大石街银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庞金勇介绍。 近期,大石街猛涌村篮球场也已改造完成。今年上半年,大石街猛涌村党支部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后,将篮球场翻新改造工程纳入2024年民生微实事项目。据了解,猛涌村篮球场是村里唯一一个公共篮球场,修建至今约有20年,球场一直是水泥地面。猛涌村经过多次会议商讨,最后敲定选取硅PU材质及采用个性化设计,给群众带来更佳的运动体验,还为篮球场装上全新的篮球架以及更明亮的灯光设备,在球场中圈添加“猛涌”个性化设计,打造专属猛涌“新主场”。 此外,大石街河村村、植村村、官坑村、丽景社区等村居也逐步完成公共体育设施新建配套项目。 微社区e家通记者 马晓惠
-
树木倒伏留隐患 紧急抢险保民安
近日,有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称,在荔湾区南源街道和平新村内有树木枝干倒下压到屋顶,严重威胁居民房屋安全。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南源街道迅速行动,立即启动响应机制,街道热线小组立即转派林长办进行排险。街道林长办工作人员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到场勘查,并积极协调绿化抢险部门到场进行排险,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倒伏的树枝被迅速清理,当天即解除了这一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南源街道还加大对周边区域的巡查力度,确保在恶劣天气下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类似问题。 此次事件的成功处置,赢得了周边居民的广泛认可。未来,南源街道将不断优化应急机制,加强巡查,确保居民安全。同时,依托12345热线,持续倾听民声,解决民忧,提升服务质量。 微社区e家通记者 王智汛 通讯员 南方
-
小男孩“赌气”出走 最小应急单元快速联动寻回
记者从白云区景泰街道办事处获悉,近日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一名四年级小男孩,与家人发生争吵后赌气离家出走。当日临近中午时分,家长才发现孩子不在家中,随即全家出动寻找孩子,同时到派出所报警。 景泰派出所最小应急单元值班队长徐锐文接警,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调取孩子出走的视频监控。根据家属提供的孩子体貌特征,徐锐文发现孩子曾在大金钟路和广园中路附近出现,立即将相关图像发布到景泰街最小应急单元联动工作群,同时通知附近值守的最小应急单元加强巡查。 一呼百应!景泰街112个最小应急单元立即响应,迅速联动,大家纷纷在群里提供信息,全力搜寻。由于孩子出走时随身未带手机和任何衣物,再结合孩子最后出现在视频监控中的画面地点,徐锐文分析推断孩子应该不会走远,立即前往视频监控中孩子最后出现的地点查找。数个小时过去了,徐锐文从孩子有可能去的几个方向逐一寻找,终于在景泰东社区附近发现小男孩的身影。经过徐锐文的耐心教育开解,小男孩解开心结,家长接到电话后火速赶来,看到孩子才放下悬着的心。 小小应急单元,大大平安守护。据介绍,景泰街最小应急单元组建至今,在社会治安巡逻防控、矛盾纠纷调解、平安建设宣传等群防共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景泰街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不断完善最小应急单元常态化培训机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指导“广州街坊”志愿队伍和最小应急单元队伍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探索打造有呼必应、处置及时、运行顺畅的群防群治体系。微社区e家通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张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