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4: 财经
  • A股上市公司扎堆回购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近日,贵州茅台宣布上市以来首次回购计划,拟动用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的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并计划将这些股份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Wind数据显示,剔除定向回购影响,今年以来A股超过1300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回购方案,是去年同期的3倍有余,并创下历史新高。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回购潮,有利于促进股市活跃度和稳定性提升。 茅台上市后首次注销式回购 日前,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拟斥资30亿~6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1795.78元/股。贵州茅台表示,此次回购主要系为维护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信心。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根据相关规定,贵州茅台拟以自有资金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何为注销式回购?“这意味着将降低二级市场流通股本,同时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分红等指标有望提升,是间接地提高股票内在价值。”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分析称。 据了解,注销式回购以及分红都是回报股东的方式。其中,注销式回购让股东获得股票内在价值的提升。对此,酒业分析师肖竹青认为,贵州茅台作为主板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并注销股票直接为投资人创造价值,贵州茅台股份管理层积极为投资人创造价值,让投资人看到贵州茅台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夯实并提升贵州茅台股票持有人的价值。 据了解,此份回购计划,为贵州茅台上市23年以来首次出手回购。根据贵州茅台公告,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795.78元/股,预计本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167.06万~334.12万股,约占公司于本公告日已发行总股本的0.13%~0.27%。 贵州茅台表示,本次回购方案实施完成后,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财务、研发、盈利能力、债务履行能力、未来发展及维持上市地位等产生重大影响。 年内超过1300家公司回购 今年以来,A股频现注销式回购。近期,除了贵州茅台外,温氏股份、英科医疗、力芯微等多家上市公司也披露了回购计划。Wind数据显示,剔除定向回购影响,今年以来A股超过1300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回购方案,是去年同期的3倍有余,并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贵州茅台拟回购金额上限达60亿元,刷新今年以来A股公司公告的拟回购最高金额纪录。总市值超1000亿元的养殖龙头温氏股份拟回购金额上限排名第二,达18亿元。 “一般来说,回购需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回购资金来源、回购用途等因素,其中回购资金来源,要看上市公司通过自有资金进行回购,还是借债回购。”财经分析师郭施亮表示,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实力。“回购用途,一般包括用作库存、股权激励、注销式回购等等,从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角度出发,注销回购是回报股东最好的选择。所以当上市公司采取注销回购的策略之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容易受到提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的回购中,市值管理与注销式回购比例明显增多。Wind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沪深两市新增披露注销式回购计划170单,较上年同期增加136单,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189亿元至324亿元,其中5家公司回购注销上限在10亿元以上,最高的为伊利股份,回购注销上限20亿元。 此外,今年前8个月,沪深两市新增披露市值管理回购计划合计274单,较上年同期增加267单,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167亿元至317亿元。 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依法注销 据证监会网站昨日消息,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董事会应当结合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业务经营需要,推动在公司章程或者其他内部文件中明确股份回购的机制安排。鼓励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依法注销。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根据回购计划安排,做好前期资金规划和储备。鼓励董事会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 基金分红就意味着赚钱吗?

    当前行情下,投资者越来越看重分红,基金公司也加大了旗下基金分红的力度。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分红金额突破1200亿元。其中,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代表了“一篮子”股票的所有权)正在成为分红的重要力量。不过,分红并不意味着凭空多出来一笔钱。基金分红后,投资者的整体收益不会发生变化,持有的资产总值也不变。那么,“分红”到底在分什么?又有哪些方式? ETF成基金分红主力 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千只基金宣布分红,合计分红金额达1203亿元。从分红次数看,嘉实超短债、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华泰紫金月月发1个月滚动债券等基金今年的分红次数均达9次。 比如,嘉实基金表示,基金分红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基金收益比较好,净值也较高;二是想回馈投资者,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具体而言,基金分红可以帮助投资者节约交易成本,投资者通过现金分红方式获得资金回流不需要支付赎回费用,还可以通过基金分红锁定一部分收益,有助于规模良性发展,使基金管理团队的操作更灵活,从而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从基金种类来看,ETF正成为基金分红的重要力量。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红金额为24.94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分红金额最多的基金。此外,嘉实沪深300ETF分红金额达到16.65亿元,南方中证500ETF分红金额也在12亿元以上。 目前,分红也成为基金公司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卖点。以近期发行的中证A500ETF为例,10只中证A500ETF中有9只采取了定期分红机制。在业内人士看来,分红机制不仅是基金公司发行产品的亮点,还可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有助于投资者坚定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未来强调分红或将会是更多ETF产品的设计趋势。 基金分红到底分什么? 有些投资者一看到“分红”,就会想到“赚钱”,其实不然。资深基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所谓的基金分红,指的是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或红利再投资方式返还给投资者,其中收益指的是原来基金单位净值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分红并不意味着凭空多出来一笔钱,基金分红后,投资者的整体收益不会发生变化,持有的资产总值也不变。刘先生举例称,比如一只基金的净值是1.5元,投资者A持有1000份,合计持仓就是1500元。假设基金分红每份分0.5元,A能分到500元红利,此时基金净值就会变成1元,A的持仓就变成了市值1000元的基金+500元的红利,总资产依旧是1500元。 虽然分红并不意味着多了一笔钱,但也有其意义。财富管理专家王永升表示:“分红一方面可能是过往涨幅太大,因此给前期买入的用户一部分分红以落袋为安;另一方面可能是基金规模过大,不易于管理或者超出基金经理的舒适管理范围,因此借助分红缩减规模。” 王永升认为,分红是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机会。据了解,基金分红有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两种方式。对投资者而言,选择现金分红相当于免去赎回费的部分赎回,即分红的钱会直接到资金账户中;选择红利再投资则是免去了申购费的基金买入,即分红的钱会继续购买所持有的基金,持仓份额将会增加。 选择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资? 短线操作的基金,选择现金分红更适合一些。比如抓短期机会的行业主题基金,很难持续上涨,选择现金分红相当于及时落袋为安,还可以将分红再投资到别的赛道中去,从而抓住更多的投资机会。 而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尤其是长线持有的开放式基金,建议还是选择红利再投资,如果想要一部分收益落袋为安,日常通过赎回基金同样可以实现。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擘画2035
  • A4: 擘画2035
  • A5: 广州新闻
  • A6: 广州新闻
  • A7: 广州新闻
  • A8: 区区无小事
  • A9: 专题
  • A10: 好人365
  • A11: 广告
  • A12: 金汇理财
  • A13: 食品
  • A14: 财经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