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山大学迎“世纪华诞”
信息时报讯(记者 邹甜 通讯员 叶炜钰 王一葭 黄小殷 刘单燕 唐艳丽)11月12日,是中山大学的百岁生日。从11月9日开始,来自全球的校友纷纷返校,世界名校校长聚首中大共谋发展,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登场,百年纪念币、纪念邮票正式发行……一系列校庆活动在三校区五校园“上线”。 从校史馆了解百年中大 11月9日,中山大学校史馆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格兰堂举行开馆仪式。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表示,校史馆不仅是历史的展示空间,更是研究与活化校史资源的基地,应成为中山大学向社会各界展现学校历史担当与发展成就的对外重要窗口。他说,在中山大学百年华诞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校史馆的落成与全新开馆,寄托了对学校发展历程的纪念和致敬。中山大学将牢记历史,面向未来,将学校精神代代相传,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中山大学校史馆坐落于广州校区南校园格兰堂,这栋造型古朴典雅庄重的红砖建筑,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校史馆二至四层为校史展览区,一层为校史文献收藏、研究及办公区域。本次全新的校史展览分为“中山手创”“人民中大”“勇立潮头”“星辰大海”四个部分,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献、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展示,系统而生动地呈现了中山大学从创校伊始到新时代奋进的百年奋斗历程。 打造“教学型博物馆” 11月9日晚,中山大学博物馆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开馆。作为“教学型博物馆”,它打破了传统展陈与课堂的界限。目前开始试运营的陶瓷教学展厅、生命与健康教学展厅由博物馆组织10余个院系的近百位老师共同精心策展。 仪式伊始,一场光影秀震撼登场。光影秀通过建筑投影艺术化地呈现了博物馆的发展历程。通过光影变幻的表现形式,演绎绵延不息的历史长河与薪火相传的文化使命。光影秀结尾,伴随着烟花绽放,主题文字“博物致知,载道长辉”浮现于夜空中,寓意着博物馆在新的百年将继续闪耀,传承与创新并行。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山大学建校初期就注重实践教育和实物教学的传统,强调中山大学博物馆是一座主要按“第一课堂”全新思路建设的教学博物馆,在策展理念、展陈思路及呈现手法上均具有重要创新意义,既是对博物馆展览现有认识的突破,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 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发行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两枚,其中包括8克金质纪念币和30克银质纪念币各一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名校校长聚首共谋发展 11月11日,来自48所国内外大学校长或领导,多个国际组织、协会、联盟等机构负责人,共计120位专家学者出席中山大学世界大学校长论坛。本次论坛以“开放共享·创新融合·共创未来”为主题,旨在为时代变迁中的大学发展贡献智慧,促进全球教育新思想和新成果交流共享,传递合作、创新、发展的价值理念。 当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校长,以及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高校校长聚首中大。全球各地高校或组织为中山大学发来16段祝福视频和47封贺信。 中山大学主题邮局重新开业 中大个性化邮筒最“吸睛” 近日,为庆祝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前身为“康乐邮局”的中山大学主题邮局历时三个多月的升级改造后正式重新开业。昨日,中国邮政正式发行《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邮票。 开业剪彩仪式上,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副总经理莫隽予回顾了中山大学与中国邮政的“百年邮缘”。她表示,广州邮政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回馈广大师生及校友。改造后的中山大学主题邮局内部设计新颖、功能齐全,整体设计风格将邮政元素与中山大学元素完美结合,展现出邮政最新的VI颜色创意设计。文创展示销售区里设置了极具邮政文化特色的“两墙两区一筒”——明信片墙、邮票墙、集邮盖戳区、明信片留言区以及中大个性化邮筒。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丰富多彩的邮票收藏让人目不暇接。 邮政普服区及寄件区则整合在服务前台,分开席位,方便师生及校友办理各类邮政业务。值得一提的是,邮局还设有可移动直播区,为师生及校友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分享生活的平台。此外,中山大学主题邮局还特别设置了时光变迁主题区,以邮政深绿为主色调的区域怀旧而经典,搭配清新柔绿色区域营造出崭新活力的氛围,体现中山大学与中国邮政“百年邮缘”的深厚情感。 昨日,中国邮政正式发行《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邮票,这是中山大学第四次登上中国邮政正式发行的邮票,也是目前全国高校中登上邮票次数最多的高校。同时,还推出专属中大校友的“百年中大,邮票见证”抽奖活动,获奖名单将于《中山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全球首发日当天公布。 信息时报记者 黄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