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行广州分行:追光岭南市场 照亮纺织梦想
乘风破浪,趁势而兴。广州享有“千年商都”的美誉,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中大纺织商圈,经过30多年的积累发展,已形成千亿纺织服装产业。从初步构想到硕果累累,从逐梦前行到融合创新,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不断拓展和延伸服务网络,向下扎根,携手万千创业者发展实体经济,将“小生意”变为“大事业”,助力纺织服装企业竞逐“新赛道”,在“经纬之间”串起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在“时尚高地”铺就一条“富民之路”。截至10月底,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普惠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 敢饮“头啖汤” 纺织行业流传一句话:“全国纺织看广东,广东纺织看中大。”20世纪80年代,一群卖布料、毛线的摊贩迁到中山大学南门外经营生意。随着人潮聚集,这里建起大楼,并将市场招牌取名为“中大”。 基于商户日常需求,建行率先踏入这片市场,在商圈周边布设多个网点,为其中大部分商户承办结算和储蓄业务,金融和纺织行业在这片土地自此结缘。 “种子”飘来是偶然,“大树”长成却不是。多年来,为防止市场地段房价被恶意炒高,物业管理方坚持临街商铺“只租不售”。但随着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经营者开始计划扩大规模,寻求资金支持时,缺少抵押物这一关键因素成为不少商户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每年我们光租金就要交上百万元,更别说经营、人力费用了。没法解决现金流,要谈发展,对我们这种小商户而言难如登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商户有合作的意向,但苦于没有合适的贷款产品,他们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周转或选择与中小银行开展信贷合作。 为解好“融资难”这道题,建行广州海珠支行将纺织市场客群作为重点经营客群,通过总结归纳商圈经营模式、市场管理等方面特点,引入金融科技进行大数据分析,最终成功为商户“量身定制”一款普惠金融贷款产品——“布匹贷”。该产品信用额度最高500万元,还能随借随还,享受利率优惠。 同时,该行组建攻坚小队,制定中大纺织商圈商户“善营贷”特色方案及客群服务手册,打造“普惠+商户”组合模式。客户经理逐家拜访商铺宣传产品,物业管理方将建行产品海报投放到各栋大楼的宣传屏上。前来咨询办理的商户络绎不绝,产品深受欢迎。 从2018年普惠金融起势,到如今突破百亿规模,建行广州海珠支行普惠贷款余额5年间增长了10余倍。其中,中大纺织商圈普惠客户共新增2459户,贷款合计新增17.16亿元。 擦亮“金名片” “最近几个月销售量不断增加,资金需求也大,多亏建行鼎力相助才得以顺利交货。实体经营靠的是一步步踏实走路,这几年我们的发展速度说不上快,但规模也扩大了近一倍,产能效率大幅提升,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广州市海珠区艾印美数码印花厂负责人陈华站在新建成的厂房前,心里非常激动和自豪。 早年间,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陈华在商海中摸爬滚打,开过超市,经营过物流。2012年,对纺织行业前景极为看好的他从家乡江西来到广州中大纺织商圈,在这里创办了印花工厂。 陈华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接手印花厂的时候,工厂规模尚小,设备也相对落后。”工厂初创阶段,虽然陈华有丰富的从商经验,但初期的投入还是比他想象中大很多。在广州人生地不熟的他,只能四处奔波寻求贷款。 建行广州海珠广州大道南路支行了解到陈华的困境后,决定为他提供首笔贷款支持,并为其全面分析市场、评估风险,制定详细的经营策略。105万元的贷款资金解决了陈华的燃眉之急,也让印花工厂得以顺利起步。“手里有钱,心里也有底了。”获得资金支持后,陈华信心满满。 其后,为解决工厂数码印花产品色彩还原度不高、图案清晰度不够等技术瓶颈,建行再度伸出援手,为陈华申请3.6%的贷款优惠利率,短短5天内便成功发放306万元中长期小微企业抵押快贷,帮助工厂顺利实现厂房扩建和技术设备升级。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靠不断创新赢得竞争优势,每个环节都要耗费大量资金。是建行给了我追梦的勇气,让印花工厂得以绽放光彩,我相信未来工厂的生命力会更加顽强。”回望来路,陈华心中满是感悟。他说,有建行的支持,就有信心、有支撑、有未来。 幸福“新时刻” 在喜庆氛围浓厚的广州婚纱一条街,短短600米的街道汇聚了上百家婚庆服装店铺。无论新人有几百元还是上万元预算,都能在这里找到心仪的婚服。 “广州市海珠区吸引力婚纱出租店”是这条街的老字号,“婚纱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希望每件婚服都能成为爱情的见证。”说起创办这家店的初衷,何兆慧说:“婚纱经营得灵活多样,不仅满足了大家的消费需求,也能让每位新娘找到适合自己的婚纱。” “前几年订单减少,我们关闭了好几家工厂和实体店。要不是建行帮忙,恐怕连这间小店都保不住。”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何兆慧说。在建行广州海珠宝业路支行的帮助下,何兆慧成功申请999万元中长期个人经营抵押快贷,不仅保住了团队,还通过线上直播等新渠道实现业务复苏。 店铺里,何兆慧正拿着一件精致的礼服,耐心地向顾客讲解面料的材质。身旁,一张宽大的展示桌上摆满各种颜色、图案的样品,为顾客提供了丰富选择。一位前来挑选敬酒服的阿姨刚付完衣服定金,挽着女儿的手满意而归。“去年儿子结婚,我们就是在这订婚服。在网上很难买到合身的,今年女儿大喜,来这才找到合适的礼服。” 看着客户的笑容,何兆慧的眼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我在这里见证了好几代广州人的人生大事,在金线银针编织的美好童话中,建行成为不可或缺的‘浪漫合伙人’。谢谢你们,是你们让这份浪漫得以延续。” 破茧向“云端” 改变,是中大纺织商圈当下的写照。前不久,广州国际轻纺城正式落地全国首个纺织时尚中心,数字化浪潮席卷商圈,更深层次的产业革新也在悄然发生。广州力天佰纤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宗沈便是在创新中寻求转机、迅速成长起来的一名“布二代”。 “五天办结”工作模式、“普惠+收单”一站式办理组合、“财链通”商户财税规划方案……近年来,随着专业市场快步走上新赛道,建行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推出一系列服务新模式。每一次新政策、新产品的推出,王宗沈都会第一时间前来了解和尝试。 王宗沈和建行的相识,源于一次“偶遇”。当时,刚接手家里服装企业的王宗沈收到一笔紧急订单,正当他为资金问题焦头烂额之际,建行广州海珠光大花园支行正开展每周五的中大纺织商圈宣传活动。“父辈的经营模式较为保守,而我们喜欢讲创新,要不断进步才能‘以强育强’。”第一次和建行客户经理见面时,双方相谈甚欢。得知其店铺经营难题后,支行工作人员指引王宗沈通过“惠懂你”App获得授信,几分钟后便收到贷款审批成功的短信。此后,支行还根据王宗沈的需求,为企业设计灵活的融资方案,并为其创办的“Lita”品牌制定市场推广计划。也是从那时起,王宗沈成为建行的“忠实粉丝”。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支行协助公司引进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还争取到在国内外时尚展会的参展机会。凭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技术“Lita”品牌名声大噪,订单纷至沓来。如今,该企业实现了全链条自主研发生产,大部分服装供给一二线时装品牌。一直梦想打造知名时尚品牌,让中国纺织品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的王宗沈,如今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一滴滴水汇聚成江河湖海,一棵棵树繁茂成广袤森林。在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下,纺织行业在经丝纬线的纵横交错间绽放出绚烂的艺术之花。 专题|撰文 文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