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承岭南精髓,点燃全运激情
信息时报讯(记者 邹甜) 昨日,“品味岭南风情,共迎十五运会”美食交流会在北京广州大厦成功举办。为迎接即将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下称“市执委会”)与广州酒家联合推出的《食在广州·迎十五运金牌菜谱》活动精彩亮相。这场美食交流会吸引了各界嘉宾和美食爱好者,大家共同品味广州美食的独特魅力,并通过精心设计的金牌菜谱,感受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 感受全运精神与广州美食文化深度融合 活动伊始,户外快闪活动高能登场。作为“十五运·十五城”的传播大使,主持人李锐与北京市民进行快闪互动,参与踢毽子、扔飞镖等趣味游戏,共同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加油。 会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表示,作为十五运会的重要赛区之一,广州不仅承担着赛事筹备和服务保障的重要任务,更通过这一历史性体育盛会,向世界展示“食在广州”这一独特文化品牌。他表示,北京是双奥之城,同时也是前四届全运会的举办地,厚重的体育历史及文化氛围,让北京成为“十五运十五城”系列活动的首站。 蹦床世界冠军蔡琪子分享了运动员在备战比赛时的饮食之道。她表示,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运动员保持巅峰状态的关键。广州丰富多样的美食,不仅满足了营养需求,更为运动员注入充足活力。 广东烹饪协会会长、广州酒家集团总经理赵利平则分享了广州酒家的历史与文化,阐述了岭南美食的独特魅力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他表示,此次美食交流会不仅是岭南美食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深化广州与北京文化与美食交流的重要契机,为两地在全运会背景下的合作与互动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大董餐饮管理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董振祥则表示,《食在广州·迎十五运金牌菜谱》不仅展示了广州美食的精致与创新,也深刻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魅力。每一道菜都寓意深远,充分展现出广州作为“国际美食之都”的独特地位。 金牌菜谱揭晓 广邀各界共赴盛会 作为此次美食交流会的重头戏,《食在广州·迎十五运金牌菜谱》在赵利平的揭晓下首次重磅亮相。赵利平指出,金牌菜谱不仅融入了广州丰富的美食传统,更是与全运会拼搏精神的深度结合,展现出岭南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体育及经济领域的紧密合作与共同发展。 《食在广州·迎十五运金牌菜谱》分为“相约粤港澳”“激情拼搏时”“圆梦赛场间”和“融合大湾区”,包含15道创意十足的菜品,每道菜名都与十五运会主题紧密相连,寄托着对十五运会的美好祝福。 金牌菜谱不仅在菜名上富有创意,烹饪技艺上更彰显出广州美食的精湛工艺,从选材到烹制,每个环节都力求完美。比如“功夫菜”榄仁蟹肉烩鲜莲,以其鲜美口感与吉祥寓意被命名为“好运连莲”。这道菜不仅展现了粤菜的精湛技艺,寓意着对运动员的美好祝愿,也向大家传递好运连连的祝福。 赵利平、董振祥、蔡琪子、李锐在现场品尝了15道美食,并共同探讨南北美食的传承与创新。现场还展示了广州酒家精心准备的“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主题翻糖作品——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吉祥物“喜洋洋”与“乐融融”。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希望,《食在广州·迎十五运金牌菜谱》作为一份文化邀请函,推动广州美食走向全球,进一步提升广州作为“国际美食之都”和“中华美食之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
联网四十载 粤澳情更深
每当夜幕降临,澳门特别行政区满城灯火交相辉映,濠江两岸被装点得流光溢彩。目之所及,万家灯火。这背后,有一连串数据在记录着:2024年7月1日,内地向澳门供电负荷首次突破百万千瓦,达103.7万千瓦,较2023年98.9万千瓦的历史最高负荷数增长了4.85%,创下历史新高。粤澳电力实现联网40年来,内地对澳门累计供电量达757亿千瓦时。条条线缆翻山越水,滚滚电流日夜奔涌,照亮了这座“东方不夜城”的发展与腾飞之路。 从人工到智能 “三通道”护航对澳供电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粤澳联网为两地带来的变化鲜明而深刻。1984年6月30日,在澳门澳北变电站,粤澳两地启动电力联网。从此,澳门结束电力“孤岛运行”的历史。2008年,南方电网对澳门输电220千伏第一通道建成投运。2012年,220千伏第二通道建成投运,基本满足澳门的电力需求。2022年,220千伏第三通道建成投运,满足了澳门特区政府提出的输电可靠性要求,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 经过40年合作发展,粤澳联网通道发展为“北、中、南”三通道,共8回220千伏主供线路、4回110千伏备用线路的网架格局。南方电网对澳门最大输电能力提升至170万千瓦,供电路径采用“全电缆化+设备户内化”布置,加强了供电的防灾抗灾能力。 在对澳门的供电领域,数字电网建设也“大显身手”——12回涉澳供电线路通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的成熟运用,实现了输电设备巡视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安全全过程管控、应急智能辅助决策等输电核心业务数字化,有效保障对澳门供电线路的安全稳定。 从传统到现代 优化服务诚意满满 在保障对澳供电安全可靠的同时,南方电网不断优化供电服务,助力澳门与内地的融合更加顺畅、深入。“先生您好,您可以在我们‘琴澳办’专区同时办理横琴和澳门两地的用电业务,不用两地跑了。”12月1日,在南方电网公司澳门客户服务中心,澳门居民何先生体验了“南网在线”App新上线的“琴澳办”专区一站式服务办理功能。该功能包括可线上办理横琴和澳门两地的用电报装、更名过户、增减容、电费账单等多项业务,让澳门用户在横琴就能体验到南方电网的满满诚意。 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澳门新街坊”小区,是粤澳两地携手合作建设的,集居住、商业、教育、医疗、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民生项目。针对澳门居民的用电习惯和需求,南方电网为社区配套建设了充电站,提供账单邮寄服务,并创新“扫码办电”模式,实现便捷高效过户通电。 2023年7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供用电规则》正式发布,这标志着琴澳两地在电力这一重要公共服务领域实现联通和融通,同时也全面释放了横琴企业低压用电特惠政策。截至目前,已为84项琴澳重大项目实施低压延伸配套,累计节省客户投资额约2.44亿元;深化“见面办成”用电服务模式应用,工商业非零散用户报装当天即可送电;推动“免计容”条款落地实施,琴澳创新产业园等4个项目免计容电房面积合计超4500平方米。 从联结到融合 粤澳共享高质量发展 从横琴口岸通关,10分钟车程就能来到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下称“共享实验室”)。这里是全国首个粤港澳能源科研共享实验室,它依托粤澳深度合作区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共享”为理念,以“数字”“零碳”为特色,搭建粤港澳能源企业、高校、协会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平台,助力粤澳能源创新链产业链融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据悉,共享实验室目前汇聚了29家粤港澳能源企业、高校、协会,线上共享62家能源实验室、393位高水平专家、2亿创投基金等资源;线下配备数智物联、智慧驭电、绿色低碳等实验平台,提供国际一流海上风机并网测试场、大容量高精度光伏实景化测试平台等设备。23家澳企澳校在共享实验室快速孵化成果、提升经营效益,携手创造“横琴研发、湾区智造、澳门出品、全球应用”的能源合作新格局。 40年来,紧密联结的不仅是电网,还有人心。自粤澳联网以来,两地以“电”为媒,技术交流、人才交流、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地轮番上演。“粤澳加速一体化,吸引我申请到南方电网广东珠海横琴供电局实习。”今年8月,来自澳门大学的澳门学生梁芷毅参加了“青春逐梦 点亮湾区”2024年港澳大学生、台湾青年南方电网公司暑期实习项目,充实的实习经历帮助她提升了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让她对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加充满信心。 专题|撰文 李丹 沈甸